《莎衣道人》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莎衣道人》人物故事小傳
沙衣道人(公元?—1200年),南宋道士。淮陽軍(今江蘇睢寧縣西北)人。紹興末(公元1162年),至平江(今蘇州市)。襤衣乞于市,視若狂者。經常以莎草為人治病,遠近傳聞,宋孝宗嘗召未赴,賜號“通神先生”。為筑庵于天慶觀。宋光宗召亦不赴。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生病而亡。
〔正 史〕
莎衣道人,姓何氏,淮陽軍①朐山人。祖執禮,仕至朝議大夫②。道人避亂渡江,嘗舉進士不中。紹興③末,來平江。一日,自外歸,倏若狂者,身衣白襴④,晝丐食于市,夜止天慶觀,久之,衣益敝,以莎緝之。嘗游妙嚴寺,臨池見影,豁然大悟。人無貴賤,問休咎罔不奇中。會有瘵者乞醫,命持一草去,旬日而愈。眾翕然傳莎草可以愈疾,求而不得者,或遂不起,由是遠近異之。孝宗⑤一夕夢莎衣人跣⑥哭來吊者,訊之,曰:“蘇人也。”詰其故,不肯言,帝寤,以語內侍。會后及太子薨,帝哀泣,內侍進前勉釋,并道前夢,帝乃矍然⑦,因遣使召之,不至。帝念恢復大計,累歲未有所屬,后⑧位虛且久,且乃焚香默言:“何誠能仙顧,必知朕意。”遂遣中官致贄⑨,不言所以,道人見之掉首,吳音曰:“有中國即有外夷;有日即有月,不須問。”趣之去。使者歸奏,帝甚異之,遂賜號通神先生,為筑庵觀中,賜衣數襲,皆不受。好事者強邀入庵,大笑而出,復于故處,眾日以珍饌餉之,每食于通衢⑩,逮(11)飽即去。帝歲命內侍即其居設十道齋,合云水之士,施予優普。一歲,偶逾期,眾咸訝而請,道人亟起于臥,搖手瞬目而招之曰:“亟來!亟來!”是日內侍至平望,眾益服其神,光宗即位,召之,又不至,慶元(12)六年卒。
《宋史·方技傳》卷四六二
〔注 釋〕
①淮陽軍:治所在今江蘇睢寧縣西北。軍:宋代路以下的一級行政單位,相當于府。②朝議大夫:官名。③紹興:宋高宗趙構年號(公元1131—1162年)。④襴:古時一種上下衣相連的服裝。⑤孝宗:宋孝宗趙昚(公元1163—1189年)。⑥跣:赤腳,光著腳。⑦矍然:驚惶四顧的樣子。⑧后:這里指皇后。⑨贄:見面禮,舊時初次拜見人時所持的禮物。⑩通衢:四通八達的道路。(11)逮:及、至。(12)慶元:宋孝宗趙擴年號(公元1195—1200年)。
上一篇:《荀悅》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荀悅》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蕭撻凜》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蕭撻凜》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