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勃》人物故事小傳
周勃(公元前?—前169年),沛(今年江蘇沛縣)人,秦末漢初名將。周勃少時家貧,以織絲吹簫為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隨劉邦起義反秦,屢建戰功,被封為威武侯。從入漢中,拜為將軍。在楚漢戰爭中,周勃領軍擊敗章平、姚卬,圍困章邯,鎮守峣關重鎮。項籍敗亡后,周勃率軍東定楚地泗水、東海二郡。劉邦稱帝后,跟隨劉邦擊敗燕王減荼,因功被封為絳侯。繼因平定韓王信有功,升任太尉。既而率軍跟從劉邦平定陳豨、代郡九縣。燕王盧綰反漢,周勃以相國的身份代樊噲為將,率軍平叛,大敗盧綰,平定郡縣數十。劉邦死后,周勃侍奉惠帝,身任太尉。呂后專權,大封呂氏為王。呂后死后,周勃與陳平等智誅呂氏諸王,擁立文帝,官至右丞相。周勃唯恐功高震主,大禍臨頭,主動辭去丞相職務。丞相陳平死后,文帝復以周勃為相,不久,免相歸國。后為人誣陷“謀反”,被捕入獄,雖經赦免,但不久即郁悶而死。文帝賜其謚號為“武侯”。
〔正史〕
周勃,沛人。其先卷①人也,徙沛②。勃以織薄曲為生,常以吹簫給喪事,材官引強。
高祖③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④從攻胡陵,下方與。方與反,與戰,卻敵。攻豐。擊秦軍碭⑤東。還軍留及蕭。復攻碭,破之。下下邑⑥,先登。賜爵五大夫⑦。攻蒙、虞,取之。擊章邯車騎殿。略定魏地。攻轅戚、東緡,以往至栗,取之。攻齧桑,先登。擊秦軍阿下,破之。追至濮陽,下蘄城。攻都關、定陶,襲取宛朐,得單父⑧令。夜襲取臨濟,攻壽張,以前至卷,破李田雍丘下。攻開封,先至城下為多。后章邯破項梁,沛公與項羽引兵東如碭。自初起沛還至碭,一歲二月。楚懷王封沛公號武安侯,為碭郡長。沛公拜勃為襄賁令。從沛公定魏地,攻東郡尉于成武,破之。攻長社,先登。攻潁陽、緱氏,絕河津。擊趙賁軍尸北。南攻南陽守齡,破武關、峣關。攻秦軍于藍田,至咸陽,滅秦。
項羽⑨至,以沛公為漢王。漢王賜勃爵為威武侯。從入漢中,拜為將軍。還定三秦,賜食邑懷德。攻槐里、好畤,最。北擊趙賁、內史保于咸陽,最。北救漆。擊章平、姚印軍。西定汧。還下郿、頻陽。圍章邯廢丘,破之。西擊益已軍,破之。攻上邽,東守峣關。擊項籍。攻曲遇,最。還守敖倉,追籍。籍已死,因東定楚地泗水、東海郡,凡得二十二縣。還守雒陽、櫟陽,賜與穎陰侯共食鐘離。以將軍從高祖擊燕王臧荼,破之易下。所將卒當馳道為多。賜爵列侯,剖符世世不絕。食絳八千二百八十戶。
以將軍從高帝擊韓王信⑩于代,降下霍人。以前至武泉,擊胡騎,破之武泉北。轉攻韓信軍銅鞮,破之。還,降太原六城。擊韓信胡騎晉陽下,破之,下晉陽。后擊韓信軍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還攻樓煩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所將卒當馳道為多。勃遷為太尉(11)。
擊陳豨,屠馬邑。所將卒斬豨將軍乘馬降。轉擊韓信、陳豨、趙利軍于樓煩,破之。得豨將宋最、雁門守圂、因轉攻得云中守遬、丞相箕肄、將軍博。定雁門郡十七縣,云中郡十二縣。因復擊豨靈丘,破之,斬豨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肄。定代郡九縣。
燕王盧綰反,勃以相國(12)代樊噲將,擊下薊,得綰大將抵、丞相偃、守陘、太尉弱、御史大夫施屠渾都。破綰軍上蘭,后擊綰軍沮陽。追至長城,定上谷十二縣,右北平十六縣,遼東二十九縣,漁陽二十二縣。最從高帝得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二千石各三人;別破軍二,下城三,定郡五、縣七十九,得丞相、大將各一人。
勃為人木強敦厚,高帝以為可屬大事。勃不好文學,每召諸生說士,東鄉坐責之:“趣為我語。”其椎少文如此。
勃既定燕而歸,高帝已崩矣,以列侯事惠帝(13)。惠帝六年(14),置太尉官,以勃為太尉。十年,高后崩。呂祿(15)以趙王為漢上將,呂產(16)以呂王為相國,秉權,欲危劉氏。勃與丞相平、朱虛侯章共誅諸呂。語在《高后紀》。
于是陰謀以為“少帝(17)及濟川、淮陽、恒山王皆非惠帝子。呂太后以計詐名它人子,殺其母,養之后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后,用強呂氏。今已滅諸呂,少帝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侯賢者立之。”遂迎立代王,是為孝文皇帝(18)。
東牟侯興居,朱虛侯章弟也,曰:“誅諸呂,臣無功,請得除宮。”乃與太仆汝陰滕公入宮。滕公前謂少帝曰:“足下非劉氏,不當立。”乃顧麾左右執戟,皆仆兵罷。有數人不肯去,宦者令張釋諭告,亦去。滕公召乘輿車載少帝出。少帝曰:“欲持我安之乎?”滕公曰:“就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駕,迎皇帝代邸,報曰:“宮謹除。”皇帝入未央宮,有謁者十人持戟衛端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不得入。太尉往喻,乃引兵去,皇帝遂入。是夜,有司分部誅濟川、淮陽、常山王及少帝于邸。
文帝即位,以勃為右丞相,賜金五千斤,邑萬戶。居十余月,人或說勃曰:“君既誅諸呂,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賞處尊位以厭之,則禍及身矣。”勃懼,亦自危,乃謝請歸相印。上許之。歲余,陳丞相平卒,上復用勃為相。十余月,上曰:“前日吾詔列侯就國,或頗未能行,丞相朕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乃免相就國。
歲余,每河東守尉行縣至絳,絳侯勃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其后人有上書告勃欲反,下廷尉(19),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辭。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與獄吏,獄吏乃書牘背示之,曰:“以公主為證。”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勝之尚之,故獄吏教引為證。初,勃之益封,盡以予薄昭(20)。及系急,薄昭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為無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絳侯綰皇帝璽,將兵于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文帝既見勃獄辭,乃謝曰:“吏方驗而出之。”于是使使持節赦勃,復爵邑。勃既出,曰:“吾嘗將百萬軍,安知獄吏之貴也!”
勃復就國,孝文十一年(21)薨,謚曰武侯。子勝之嗣,尚公主不相中,坐殺人,死,國絕。一年,文帝乃擇勃子賢者河內太守亞夫(22)復為侯。
《漢書》卷四○
〔注 釋〕
①卷:大邑名。戰國魏地。今河南原陽舊原武西北。②沛:今江蘇沛縣。③高祖:即漢高祖劉邦。④中涓:古代官名。顏師古認為中涓為親近之臣,與謁者舍人相似,掌管清潔灑掃之事。⑤碭:秦郡名。治所今河南永城東北。⑥下邑: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碭山。⑦五大夫: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設置的20等爵位中的第9級,也是較高級的官職。秦漢沿襲此制。⑧單父: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山東單縣。⑨項羽:詳見本書《項籍》。⑩韓王信:即韓信,詳見本書《韓信》。(11)太尉:官名。秦至西漢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12)相國:官名。也作相邦、丞相,輔佐皇帝的最高官職。(13)惠帝:即劉盈,公元前194年至公元前188年在位。(14)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15)呂祿:單父(今山東單縣)人,呂后次見呂釋之子。以外戚故先后被封漢陽侯、趙王、上將軍,后被周勃捕誅。(16)呂產:單父人,呂后長兄呂澤之子。以外戚故,先后被封汶侯、呂王、梁王,官至相國,后被朱虛侯劉章所誅。(17)少帝:漢惠帝后宮美人之子。惠帝卒,即帝位,公元前184年,被呂后幽殺。(18)孝文皇帝:即漢文帝劉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19)廷尉:官名。秦置。掌管刑獄,為九卿之一。漢沿襲此制。(20)薄昭:漢文帝母薄太后之弟,從軍17年。后擁立文帝有功,升車騎將軍,封軹侯。(21)孝文十一年:公元前169年。(22)亞夫:詳見本書《周亞夫》。
上一篇:《周顗》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周顗》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噶禮》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噶禮》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