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禹
東漢時期軍事謀略人物。字仲華,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東漢光武帝劉秀的開國輔臣。少時聰穎,與劉秀在京師長安游學,交情甚密。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始追隨劉秀,剿撫銅馬、赤眉農民起義軍,征討“更始帝”劉玄,克樂陽,定河東,平山西;北道休兵,三戰長安,官拜司徒。漢明帝即位后,拜為太傅。永平元年(公元58年)病卒,時年57歲,謚為“元侯”。
鄧禹身處西漢末年之亂世,社會急劇變動之時,“獨尊儒術”受到強烈沖擊,思想解放匯成一股巨大潮流。他不肯屈就劉玄,而投奔劉秀,實為擇主之明;他能夠高瞻遠矚,放眼全局,為劉秀進“中興之策”,“延攬英雄”,“取悅民心”,“自大興王業者,在于德厚,不在一時勢力大小”,打消劉秀的畏難情緒;他師行有紀,所向必克,每至一地便持節慰撫官民,三輔百姓,還注意建立根據地,擴軍添將,積草囤糧;攻長安之后,收西漢十一帝神主,送歸洛陽,循行西漢皇帝園陵,以舉動為光武皇帝劉秀爭得了皇統,這在正統觀念十分濃厚的時代,無疑可贏得人心,具有重大政治策略意義;他長安敗戰,上書請罪,自貶大司徒,值此榮辱相替之時,面無二色,終不失政治謀略家的深沉大度;他在天下安定時,常思遠離名利權勢,以逃避是非禍端,以篤實之行、淳厚之資,卻步于宦海,而盡心于家事,求得光武帝放心無忌,愈加敬重,等等。堪為漢光武帝左右文士中的佼佼者。
上一篇:逆境慮謀訓練
下一篇:閑暇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