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梁
即秦孝公。戰國時期秦國政治謀略家。周顯王八年(前361),秦獻公去世,渠梁繼位。當時,秦國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對此,秦孝公深受刺激,他感到“諸侯卑秦,莫大焉”,受到了奇恥大辱,決心改變落后狀態。他深知民心可貴。對人民“布惠,振孤寡”,同時加強軍事實力,“招戰士,明功賞”,求賢聽計,除疑變法,“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士”。以表明他圖強的決心。他四次聽取商鞅的強國之術,從而重用商鞅,任他為“左庶長”,繼升為“大良造”,主持變法,掌管軍事。在變法過程中,那些守舊勢力,千方百計地中傷商鞅,破壞變法,但孝公對商鞅仍然信任不疑,他以“徒木賞金”的方法確立了商鞅是言必行的形象,對于犯法的太子也嚴以施刑,打擊破壞變法的舊貴族,使變法進行到底。前350年,秦孝公又令商鞅第二次頒布改革的法令,通過變法使秦國的政治和經濟得到順利發展。秦孝公在國家日漸強大后,決心統一天下。他采納商鞅“魏國雖然為秦的心腹之患,但不足為慮,只要以秦之強收復河西之地,以為秦的險固要沖,那么向東發展就可以制服各國,統一天下,成帝王之業,”的意見,派商鞅率兵伐魏,大敗魏軍,迫使魏王盡獻漢西之地,由此進一步使諸侯親服。前338年,秦孝公死去,他制定的秦法未亡,對社會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促進了當時各諸侯國封建制的發展,對兩千年來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
上一篇:海瑞
下一篇:渠道長短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