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論
論作戰中適應條件狀況的變更而加以處理的道理。《 吳子兵法 》第五篇討論的主題。一、只有在三軍威而不敢違法,士卒用命而不敢畏難,才能做到無強敵、無堅陣。二、無論以眾擊寡或以寡擊眾,都要選擇于我有利的戰場,而后才能談作戰、談勝敵。一般地說,運用大部隊作戰,一定要在平易的地形,運用少數部隊作戰,一定要在險害的地形。三、擊強敵的辦法是“能備千乘萬騎,兼之徒步,分為五軍,軍各一衢。夫五軍之衢,敵人必惑,莫知所加。敵若堅守以固其兵,急行間諜,以觀其慮。彼聽吾說,解之而去。不聽吾說,斬使焚書,分為五戰,戰勝勿追,不勝疾歸,如是北佯,安行疾斗,一結其前,一絕其后,兩軍銜枚,或左或右而襲其處,五軍交至,必有其利。”四、在非交戰不可的情況下,若我眾敵寡便“分而乘之”;若彼眾我寡,則“以方從之”。五、遇到特種地形,應當及時撤出,如果這時敵人確實混亂可取則果斷進擊。六、在谷地作戰,要“募吾材士,與敵相當,輕足利兵,以為前行。分車列騎,隱于四旁,相去數里,無見其兵。敵必堅陣,進退不敢。出旌列旆,行出山外營之,敵人必慎。車騎挑之,勿令得休。”七、遇到水戰時,應“登高四望必得水情,知其廣狹,盡其淺深,乃可為奇以勝之。敵若絕水,軍渡而薄之。”八、遇到車戰時,“陰濕則停,陽燥則起,貴高賤下,馳其強車,若進若止,必從其道。敵人若起,必遂其跡。”九、遇到狂暴、強暴的敵人,作戰時要“暴寇之來,必慮其強,善守勿應,彼將暮去,其裝必重,其心必恐,還退務速,必有不屬,追而擊之,其兵可覆。”十、對攻敵圍城的作戰,吳起認為:“凡攻敵圍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宮,御其祿秩,收其器物。軍之所至,無刊其木,發其屋、取其眾、殺其六畜、燔其積聚,示民無殘心。其有請降,許而安之。”
上一篇:布魯金斯學會
下一篇: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