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被害后,恰好清軍入關,盧象升奉調緊急入援京師,王家禎接替了他的職位,起義軍主力再度活躍。不久,楊嗣昌任兵部尚書,集中了優勢兵力,加強了對起義的鎮壓。崇禎十年八月,張獻忠在南陽與明左良玉部發生了遭遇戰,張獻忠被射中眉心,又被砍傷面部,傷勢較重。其他各支起義軍也屢遭敗績。這時,在楊嗣昌的極力推薦下,熊文燦接替王家禎總理五省軍務。熊文燦原是兩廣總督,以招撫解決了沿海的海盜問題,他常將搜刮來的財寶獻給朝中大臣,于是大臣便常為他說好話。崇禎帝對他不放心,派出一名太監,以采辦藥材為名進行暗訪。熊文燦又大獻殷勤,一日,太監說起中原戰亂,熊文燦有些醉了,拍著桌子大罵: “這都是因為諸臣誤國,若我去,怎會讓盜賊鬧到這個地步!” 太監大為感動,說出自己的真實使命,并說將請求皇帝讓他去鎮壓起義。熊文燦這下慌了,忙擺出 “五難四不可” 來推托,太監笑著說,這都可以解決。不久,任命果然下來。熊文燦根本不會用兵打仗,這回吹牛討了苦差,便把希望寄托于招撫,正好經過前段苦戰,明軍已取得明顯優勢,招撫得以順利進行。崇禎十一年,張獻忠部在谷城投降,羅汝才部受招于房縣,活動于湖廣、河南的各支起義軍也相繼接受了招安,起義進入低潮。張獻忠受撫之后,既不肯去鎮壓其他農民軍,也不肯改編或遣散部下,將1萬多人馬駐于谷城,常常操練,令士兵屯田,與民間公平交易,為部隊籌備糧食裝備。熊文燦及其大小貪官不斷來索要財物,更激起降軍將士的不滿。第二年春,熊文燦等秘密調來大批軍隊,企圖以迅雷不掩耳之勢,一舉殲滅張獻忠部。張獻忠先發制人,再次舉起了義旗,不久羅汝才等部也起而響應。
上一篇:《議復河套》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資本主義萌芽》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