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宇文毓
永熙三年(534),北魏夏州刺史宇文泰的夫人姚氏,在統萬城下生了第一個兒子,宇文泰喜出望外,給兒子起了個小名統萬突,以為紀念。
統萬突大名叫宇文毓,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博覽群書。他從16歲開始從政,先后被封為寧都郡公,開府儀同三司、宜州刺史,并以大將軍身份鎮守隴右。三弟宇文覺稱帝后,他進位柱國,擔任岐州刺史。在任期間,他勵精圖治,政績顯著,深受百姓愛戴。
孝閔帝元年(557)九月,宇文護廢了宇文覺之后,派人前往岐山把宇文毓接回長安,立為天王。
宇文毓有能力、有主見,雖是由宇文護扶持上臺的,卻并不愿意當傀儡,急于親自理政。宇文護見他聰明能干,便于第二年 (559) 正月上表歸政。
宇文毓開始親自處理政事。他注意節儉,不用絲綢錦繡雕刻之物,嚴禁官吏貪污,努力清明吏治。比較重視發展文化,專門召集了八十余名文人在麟趾殿校刊經史,又百采眾書,編成《世譜》五百卷,對當時的學術文化發展作出了貢獻。他為人寬容,君臣關系相對融洽,對外又打退了吐谷渾的侵犯。因而威望與日俱增。同年八月,宇文毓正式稱帝,年號武成。
宇文護見年青皇帝威權日增,感到對自己不利,便于武成二年(560)四月,下了毒手。指使其親信專管御膳的膳部中大夫李安,在糖餅中放了毒藥。宇文毓吃后頭暈目眩,上吐下瀉,鼻口流血,雖經御醫百般診治,還是不見好轉。他自知中了暗算,不久人世,就口授了一篇遺詔,表示對于未能實現統一,深感遺憾。又說:“我兒子年幼,不能當政。我弟弟魯公宇文邕,寬仁大度,人所共知。能夠使我周朝發展強大的,一定是他! 希望諸位大臣有始有終,輔佐他治理國家!”
宇文毓就這樣辭別了人間。終年僅27歲。葬于昭陵,廟號世宗,謚號明帝。
上一篇:明帝司馬紹
下一篇:明帝曹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