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一、楊員外相助,落第生竟中狀元郎
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二月某日,尚書省禮部貢院,荷槍持刀的士兵環立,戒備森嚴,進士考試正在舉行。這天考賦,題目是《日五色賦》。
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北)人、襄邑恭王李神符五世孫李程,幾經斟酌,作成一賦,云:
德動天鑒,祥開日華。
守三光而效祉,彰五色而可嘉。
驗瑞典之所應,知淳風之不遐。
稟以陽精,體乾爻于君位;
昭夫土德,表王氣于皇家。……
全文30句,344字,一氣呵成。
李程步出貢院的大門,遇上了楊于陵員外。楊員外問李程賦寫得怎么樣,李程從靴

誰知,雜文場下來,李程竟名落孫山。
楊員外大為李程鳴不平,遂在一本舊書上抄上李程的賦,而抹去“李程”二字。他攜著這本舊書,去找主考官禮部侍郎呂渭,從容地騙他說: “侍郎今日考賦,為什么用舊題?”呂渭說沒那回事兒。楊員外道: “不僅是題目有人做過,就連韻腳也一樣?!?br>
楊員外拿出抄在舊書上的李程的賦,送給呂渭侍郎看。呂侍郎草草閱過,又從頭細看,贊嘆不已。
“當今考場上若有人作得此賦,侍郎何以待他?”楊員外問。
“沒有就罷了。若有,那狀元非他莫屬了。”呂渭道。
楊員外不失時機地亮了底: “茍如此,侍郎已經漏掉了賢人。這賦乃是考生李程所作?!眳问汤杉泵牙畛痰拇鹁砟贸?,兩相對照,一字不差。他向楊員外致謝,遂擢李程為狀元。
新科進士共30人,李程名下,還有洛陽(今屬河南)孟郊等29人。
李程除中狀元外,還高中博學宏詞科,同中此科的有后來大名鼎鼎的柳宗元等人。
二、極盡榮華的禮儀活動
放榜后,李程領頭,去拜謝主考官呂渭侍郎。一行人在侍郎府門下馬,綴行而立,李程領銜署名呈上。呂渭大人傳呼請進。一行人魚貫而入,在階下站好,徐徐登階而上,站在堂的西邊,面東。呂侍郎令人布席,他坐在東邊,面西。在主事的引導下,從李程起,新科進士與呂侍郎一一對拜。禮畢,李程致謝詞,退回原位,進士們一一拜謝呂侍郎,呂侍郎答拜。拜訖,主事道: “請諸郎君敘中外。”自李程起,一一向呂侍郎匯報籍貫、年齡,謝呂大人知遇之恩。
拜完主考官,李程等又去參謁宰相。
唐代實行三省制,中書令長宮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唐太宗在武德年間曾任此官,故闕而不置,以左、右仆射代居其位)皆為宰相。三省長官位高權重,皇帝不肯輕易授人,往往以品位較低的官員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號行使宰相職權。李程中狀元時的宰相有: 賈耽,尚書右仆射; 張延賞,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盧邁,尚書右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趙憬,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數名。宰相們在尚書省大堂坐好,進士們在呂渭的帶領下,站在階下。李程出列致詞,道: “今月日,禮部放榜,某等幸忝成名,獲在相公之下,不任感懼?!毖杂櫍艘救肓小W岳畛桃韵?,一一自報家門姓名。
接下來,便是一系列的禮儀性的活動。
參加在長安城東南角的游賞勝地曲江設的宴會。宴會是在一個漂亮的亭子里舉行。徹饌后,泛舟水上。公卿貴人傾家來觀,在新科進士中挑選女婿。
在曲江西南的杏園,舉行探花活動。他們當中選出兩個俊少的人,騎馬游遍長安各處的名園,采摘名花。這兩人叫“兩街探花使”,也稱“探花郎”(宋以后,進士第3名稱“探花”,蓋由此而來)。與李程同科登第的孟郊,賦詩描述探花盛舉,道:
昔日齷齪不堪言,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
去慈恩寺雁塔題名。他們推舉一個字寫得漂亮的人,將他們的名字一一寫在塔上。日后有誰做了宰相,他的名字再用紅色描一遍。
在各種禮儀活動中,新科狀元李程是最引人注目的,極盡榮華。
三、踏上坎坷的仕途
經吏部的考試,李程被任命藍田(今屬陜西)尉。
藍田縣始置于秦孝公,是關中地區最古老的縣之一。尉是治安官。藍田地區在京畿,縣尉職權頗重。李程來前,藍田治安很差,滯留未判的案子長的達10年。李程到任,速判速決,京兆府推舉為第一。貞元二十年,即中狀元的第8年,李程遷為監察御史。這年秋天,又遷為翰林學士,掌起草詔令,參與謀議,預聞朝政,是皇帝最親近的顧問,常值宿內廷,有“內相”之稱。
一年季秋,德宗皇帝出去打獵,有寒意,顧謂左右曰:“九月還穿單衫,二月著棉袍,不合時節。朕想改月,怎樣?”左右阿諛奉承,都說好。惟李程道: “玄宗皇帝著《月令》,十月開始穿裘,不可改。”德宗皇帝矍然而止。
學士們入署辦公,以日出為準。李程散漫懶惰,日出有八磚高了才到,時稱“八磚學士”。
但是,李程在翰林學士這個高位上僅坐了幾個月,便被趕下臺來。事情是這樣的:
翌年正月,德宗皇帝駕崩,皇太子李誦即位,是為順宗皇帝。順宗做皇太子時的侍讀、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王叔文被命為翰林學士,兼充度支、鹽鐵副使,掌財權。他是一名匡正救弊的有作為的大臣,罷宮市,免進奉,懲貪污,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但學士之間,難免齟齬。李程受到新貴王叔文的排擠,被罷免翰林學士,做了一名職權低微的京官,官名今已不可得知。
王叔文的改革使宦官們大為光火。宦官俱文珍等發動政變,逼順帝退位,擁立李純為帝,是為憲宗皇帝。王叔文被貶出京師,次年被殺。
王叔文的失敗并沒有給李程帶來轉機。相反,憲宗元和三年(808),李程被外放為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他在隨州干得很出色,憲宗皇帝班賜金紫服以示嘉獎。
隴西成紀人李夷簡,是鄭惠王李元懿的四世孫,與李程同宗。元和八年,李夷簡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辟李程為成都少尹——成都府的佐官。
李程的官運有了好轉,在成都少尹位上干了幾年,征入京師,出為兵部郎中。郎中是尚書、侍郎、丞之下的高級官員。李程又以兵部郎中的身份知制誥,即起草皇帝的詔令。此后,他又做過御史中丞、鄂岳觀察使、吏部侍郎,不斷升遷。
到唐敬宗李湛坐天下時,李程以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了一名宰相。他終于實現了用紅色重描慈恩寺雁塔上的題名的宿愿。
德宗皇帝好宮室田獵,奢靡無度。李程上書曰: “先帝以儉約而德化天下。陛下剛即位,不宜大興土木,應把節省下來的錢用在先帝陵園上?!钡伦诩渭{。他又奏請置侍講學士,選名臣以備顧問,也被采納。
李程官運亨通,幾經升遷,爬上了尚書左仆射的高位。自唐太宗起,尚書令闕而不置,左仆射便是尚書省的最高長官,職司帝國的行政。
唐武宗時,李程出任東都留守,老死在這個官位上。
四、蓋棺定論,謚號曰“繆”
李程學識淵博,機辨多智,然性放蕩,不修邊幅,滑稽詼諧,雖為高官,典掌機要,卻無重望。他死后,有司根據他一生的行為,給他一個謚號,叫“繆”,意蘊乖錯。
李程兒子李廓,元和十三年進士,累遷刑部侍郎、武寧節度使。
上一篇:李獻能
下一篇:李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