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尚賢
戰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墨子的政治主張。“尚”即崇尚,“賢”即賢才,“尚賢”指任人唯賢。墨子說:“尚賢者政之本也”(《尚賢上》)。認為國家貧窮、混亂、失去民心,原因在于“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尚賢上》)。賢良之士是國家的財富、社稷的輔佐,必須舉而用之,“尚賢事能”是治國的根本措施。提倡實行賢人政治。反對“親親之木,尊賢有等”的世卿世祿制度。主張“上舉義不辟(避)貧賤”、“上舉義不辟(避)親疏”、“上舉義不辟(避)遠近”,“雖在農與工肆之上,有能則舉之”(同上)。提出對待賢士“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避賞、量功而祿”(同上)。堅持“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同上)。“尚賢”主張,打破了奴隸主貴族的等級制度和宗法親親制度,反映了小生產者要求參與政權的愿望,具有進步意義,在客觀上起到維護封建統治的作用。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小兒推拿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居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