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建筑
道教是中國古代的國教之一。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源地,也是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道教建筑多與自然景觀相結(jié)合,后者對提升前者的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渡胶=?jīng)》一書中,對于中岳嵩山岳廟的前身——中岳神祠及其所祭山神之形象即有明確記載,該廟在北魏成為中國道教理論的發(fā)源地和道教組織的中心?,F(xiàn)存中岳廟是中國五岳廟中規(guī)模最大、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岳廟,廟內(nèi)遺存涵蓋東漢至清代的漫長時期,為研究中國岳祭制度的典型資料,中岳廟與位于其前的東漢太室闕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的重要項目。國祭四瀆廟有三座在河南,是研究中國水祭文化的珍貴資料。清朝政府在武陟縣瀕臨黃河處建有規(guī)模宏大的嘉應(yīng)觀,既為河神廟,又為治理黃河的指揮中心,是研究祭河及治黃歷史的珍貴資料。濟源濟瀆廟是中國古代四瀆廟中規(guī)模最大、保存早期建筑最多、布局最典型的祭祀水神的遺存,是研究中國祭水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濟瀆廟內(nèi)以對比手法構(gòu)建的小北海勝景和宋代寢殿、臨水石欄及元明遺構(gòu),在中國建筑史上享有盛譽。登封中岳廟、武陟嘉應(yīng)觀兩座廟宇建筑均為河南少見的清代官式建筑群,其中也包含著珍貴的地方手法信息。洛陽祖師廟、開封延慶觀、許昌天寶宮、安陽城隍廟、沁陽靜應(yīng)廟、濟源奉仙觀和陽臺宮、??h碧霞宮分別為河南各地道教建筑的代表作,同時也代表了不同地區(qū)、不同教派發(fā)展的歷史。其中許昌天寶宮曾為中國真大道派第九、第十祖祖庭,沁陽靜應(yīng)廟儒、道、佛三教合流文化特色突出,為研究不同宗教文化之間的交流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上一篇:橋梁建筑
下一篇:文廟書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