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館建筑·禹州懷幫會館
禹州懷幫會館位于禹州市城關文衛路中段路東,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禹州作為歷史上全國四大藥材集散地(河北安國、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江西樟樹)之一,號稱“藥都”,中藥材資源豐富,藥材的種植、采集、加工、經營有著悠久的歷史。懷幫會館由懷慶府(今焦作)在禹縣進行中藥材貿易的商賈集資興建,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因建筑青磚表面模印有“懷幫”字樣,故稱懷幫會館。
懷幫會館整體建筑規制和建筑風格仍然保留清代創建時的特色。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長120m,東西寬78m,總面積達9360㎡,現存照壁、山門、戲樓、左右廊廡、拜殿、大殿等建筑。
照壁寬18m,歇山式頂,以石條為基礎,其上用青磚砌成須彌座,束腰處分別雕有仰蓮、云氣、幾何圖形等裝飾花紋。中部為大小八邊形組成的幾何圖案,兩側為斜方格圖案。
戲樓平面呈“凸”字形。戲樓前半部面闊五間,兩稍間為單檐卷棚硬山屋面,明間和兩次間有前廊,為單坡屋面,與后部舞臺結合形成披檐效果;后半部為舞臺,面闊三間,歇山頂,一層為通道,二層為舞臺,兩側有臺階。戲樓正面明間與兩次間檐柱上有透雕異形栱承托梁頭,梁頭雕刻成獅子狀,兩稍間為磚墻。屋面覆以孔雀藍琉璃瓦,黃琉璃瓦方心,雕龍正脊兩端置大吻。
拜殿與大殿山墻相連,通面闊17.17m,總進深19.21m,前有月臺,前端和東西兩側有臺階供游人登臨。拜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為單檐歇山六檁卷棚頂建筑,孔雀藍琉璃瓦,黃琉璃枋心。拜殿檐下明間用單斗只替異型雕花栱。平板枋上為高浮雕牡丹圖案。各間額枋上分別浮雕著“商旅入城”“高士賢隱”“駱駝商旅”“商旅歇馬”等商幫故事及透雕人物、鳥獸等,玲瓏剔透,栩栩如生。明間用四龍戲珠(蛛)雀替,次間與稍間為纏枝葡萄,雕刻工藝精湛。拜殿內檁、枋之間都用隔架科透雕異型栱。整個梁架遍飾彩畫,色彩艷麗,富麗堂皇。
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單檐懸山建筑,孔雀藍琉璃瓦,黃琉璃枋心。大殿斗栱形式為五踩雙下昂,內部梁架結構為七架梁加前后挑尖梁。大殿前檐額枋、平板枋上雕刻二龍戲珠、麒麟望月、瑞禽、隱士等浮雕圖案。大殿檁、枋之間都用隔架科透雕異型栱。大殿內梁架用材規整,做工精細,雕刻精美,彩畫保存完整。大殿前次間上部繪有金色卷發男女頭像和西洋建筑風景畫,反映了懷商同國外的藥材貿易關系。
民間稱“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幫一個殿”,形象地反映了懷幫會館在建筑藝術上的成就。
拜殿(李斌提供)
鳥瞰(段建輝提供)
戲樓(文宣提供)
上一篇:會館建筑·禹州十三幫會館
下一篇:佛教建筑·舞陽彼岸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