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建筑·安陽彰善橋
彰善橋位于安陽縣南馬投澗鄉大屯村南,跨新惠河上,南北走向。民國《續安陽縣志》把彰善橋列入重要橋梁,現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據橋頭存清咸豐七年(1857)《補修彰善橋碑記》載:“明萬歷三十九年錫嘉名為彰善橋”。清乾隆三十年(1765)為風雨損傷,兩岸傾頹,潰及大堤。橋面欄板見明“萬歷三十九年建修此橋”銘文,恰與碑記相吻合。
彰善橋全長20.4m,寬6.5m,凈跨9.8m,矢高5.15m,橋洞深6.23m。拱券之上置護拱石一層,拱券以石條鑲邊縱聯券造。相鄰券臉石縫間嵌以生鐵片。上下游中央券臉石均為高浮雕吸水獸頭,造型古樸兇猛。券臉石上下淺浮雕海馬、龍、鳳、日、月、火焰寶珠、云水等藝術圖案。
橋墩用巨大的石條砌成,高1.7m,橋墩下為柏木樁基。橋下河底海墁石條。
橋面中高,兩端略低,以利散水,橋面兩側各有石欄9間,中間5間為青石欄板,為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建橋時原構件。兩端4間青石欄桿為后世補修時所添加。欄板雕刻的內容為明代戲劇場面。兩端望柱外側施抱鼓石,望柱柱頭雕刻獅子。
彰善橋是河南現存單孔凈跨較大的古代石拱橋,券臉石和欄板保存了豐富的藝術圖案,這在河南古橋中為數較少,是研究橋梁雕刻藝術和明代戲劇史的珍貴資料。
近景(張斌遠提供)
拱券頂部吸水獸雕刻(張斌遠提供)
橋券洞(張斌遠提供)
橋面石望柱頭石獅雕刻(張斌遠提供)
欄板戲曲圖案雕刻(張斌遠提供)
上一篇:佛教建筑·安陽小南海石窟
下一篇:橋梁建筑·安陽永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