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定王室
攘夷與尊王是霸業的一體兩面。
除了荀吳的攘夷偉業外,在安定周王室上,晉國仍然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部春秋史,就是周王室的衰落史。周王室雖然威風不在,但是還有利用價值。無論是先前的齊國還是后來的晉國,在稱霸途中都以“尊王”為口號,打著王命的旗幟以號令諸侯。雖然周王室的力量不斷地萎縮,卻仍然頑強地存在。即使是野心勃勃的楚莊王曾經“問鼎中原”,但始終考慮到有晉國和齊國這樣的強國拱衛周室,所以不得不放棄取而代之的野心。
到了春秋末期,周室的勢力不僅受到外部諸侯的擠壓,自身也陷入內部深深的危機之中。
公元前520年,在位二十五年的周景王去世,這是周室內亂的一個導火線。周景王在位的時候,立姬壽為太子。可是這個太子無福享受王位,早早就死了;另一位王子姬猛被立為太子,又稱為“王子猛”。
王子猛為什么會被立為太子,這個已經很難考證了。他既不是嫡子,在庶子中也非長子。根據周代立儲制度,他被立為太子的機會并不大。如果以后來政局的發展推測,他是得到了朝廷中兩個實力派人物的支持,一個是單穆公(當時是卿士的身份);另一個是伯蚠。
周景王還有一個兒子姬朝,又稱為“王子朝”。他是庶長子,深受周景王的寵愛。王子朝的師傅賓起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人,也深得周景王的信任。在賓起的不斷鼓動下,周景王在晚年時打算廢棄王子猛的太子位,傳位給王子朝。
當周景王打算改立太子的消息傳出來后,卿士單穆公與大夫伯蚠合謀,準備發動政變,殺掉王子朝與他的老師賓起,杜絕隱患。
不料賓起的耳目眾多,事先得知單穆公與伯蚠的陰謀,他秘密地匯報給周景王。公元前520年初夏,周景王以打獵為借口,要求王室高級官員隨行。打算先下手為強,鏟除單穆公與伯蚠??墒翘煊胁粶y風云,周景王還沒來得及誅殺單和伯兩人,心臟病突然發作一命嗚呼了。
周景王一死,單穆公與伯蚠先發制人,馬上擁立王子猛為周王。緊接著率軍攻打賓起,并將其誅殺。
賓起死了,可是王子朝卻逃出了都城。在周室舊官吏的支持下,占據郊、要和餞三個城邑,并且率領甲士開始反擊。單穆公與伯蚠抵擋不住,帶著王子猛倉皇出逃,周王室的內戰全面爆發。
單穆公一面抵抗叛軍,一面向晉國政府緊急求援。
在周室內戰四個月后,晉國軍隊在籍談和荀躒統率下,開始卷入勤王之戰。晉軍勢如破竹,將王子朝的叛軍趕出王城,重新扶立王子猛為周王。
然而叛軍并沒有放棄,很快卷土重來。單穆公與伯蚠的政府軍被擊潰,前來救援的九州戎人也被叛軍擊敗。這里有個現象很有意思,春秋時代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時代。曾經被華夏族視為洪水猛獸的戎狄,此時已經開始與華夏族融合,甚至成為保衛周王室的一股力量了。
王子猛在返回王城的一個月后去世,有可能死于叛軍之手。他的弟弟王子匄被立為天子,史稱“周敬王”。
有剽悍的晉軍參戰,周政府軍無疑有相當大的優勢。于是頻頻發動對王子朝叛軍的進攻,叛軍控制下的據點一個個被拔除。到了公元前519年年初,政府軍基本收復失地。在這樣一種大好形勢下,周敬王與單穆公卻做出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決定。
周敬王向晉國方面通報,鑒于叛亂基本被平定,要求晉國從周王室的領地撤軍。在周敬王看來,兄弟都靠不住,也不能過分倚賴諸侯國。不然平定叛亂后,晉國軍隊賴著不走可怎么辦呢?
晉國方面倒中規中矩的,好吧。你讓我撤,我就撤了。正月初九,晉軍全部撤出周王領地。
然而周政府對形勢的判斷完全錯誤,他們低估了叛軍的力量。
當時擁戴王子朝的政府官員不在少數,看來這個王子朝還是個比較有能力的人。正當他被晉軍與政府軍聯軍打得走投無路時,情況忽然出現大逆轉。尹邑是周王室一座重要城池,暗中支持王子朝的尹圉設計誘殺擁護周敬王的劉佗,迎接王子朝。
單穆公與伯蚠兵分兩路,進攻尹邑,被叛軍打得大敗。這一戰,成為周王室內亂的一個轉折點。
此時支持王子朝的勢力也在王城內大搞破壞,單穆公與伯蚠商量后,覺得王城也不保險。這里支持叛軍的力量很強大,還是先撤出王城,護送周敬王前往劉邑。
王子朝又回到了王城,住進王宮,自立為王。
這樣,周王室便形成兩王并存的局面。王子朝占據京城,宣稱自己為合法政府,并對周敬王連續發動進攻。戰爭成了一邊倒的局面,很快王子朝就控制了周王室的大部分土地。
王室的內戰令諸侯國也不知所措,中小諸侯都看晉國的態度。
晉國政府也遲疑了,因為現在出現了兩個周王政權,究竟哪個才是合法政權呢?最初是王子猛與王子朝之爭,王子猛是太子??墒窃谥芫巴跬砟陼r想立王子朝為太子,只是因為突然病死沒有實現?,F在情況更復雜了,王子猛也死了。他的弟弟成了周王,不過只能流亡在外。王子朝也自立為周王,這件事不好辦。
怎么辦呢?晉國政府決定派人前往周地考察。公元前518年,晉大夫士彌牟奉命前往調查。到了王城時,他并不進城去,而是在城外向老百姓詢問對兩個并存王室政權的看法。結果老百姓普遍擁護周敬王,反對王子朝。
周地的平民擁護周敬王,是因為在他們看來周敬王是合法政權,而王子朝是篡位謀權的野心家。其實王子朝的勢力之所以能蓋過周敬王,在于他得到多數官僚階層的擁護,不過民眾未必得到他的恩惠。
士彌牟將調查結果回報晉國政府,晉頃公決定支持周敬王的政權。并認定王子朝的政權為非法,拒絕接待王子朝派出的使臣。
晉國的這一立場對流亡中的周敬王是一粒定心丸。
第二年(公元前517年),由晉國大夫趙鞅主持國際會議,商量安定周室的事宜。
這次會議做出兩項決議,第一,各國政府必須向流亡的周敬王提供糧食;第二,計劃次年出兵,武力護送周敬王重返都城。
但是晉國卻遇到了一些尷尬的事情,到了春秋末期周室早已經是形同虛設。對各諸侯國來說,周王只是象征性的存在,誰去理會他的死活呢?而且晉國的國際地位也在下降,霸業搖搖欲墜。齊國已經不把晉國的命令當回事了,拒絕參加這種無聊的會議;同時齊國控制下的莒、郯和徐等國,也沒有一個參加會議。
宋國代表樂大心也給晉國一個難堪,公然表示不能向周王室提供糧食,他的理由是:“周王室是主人,我們是客人,哪有主人支使客人的道理?”宋國是深受戰禍的國家,樂大心意思很明白,以前我們宋國被人攻打時,你周王室在哪呢?有沒有提供給我們援助呢?你是天下之主,我們有難,你不來幫忙?,F在你有難了,反倒要我們來幫忙,沒門!
晉國大夫士彌牟氣壞了,跳起來罵道:“自從踐土會盟以來(踐土之盟是在公元前632年由晉文公主持的諸侯大會),一百多年的時間,盟軍在共同行動中宋國哪一場戰爭沒有參加?哪一次結盟不參與?現在已經決議要共同安定周王室,你們怎么可以逃避?公然違背國際大會的決議精神,這樣不行吧?”
雖然宋國最后被迫接受這個協定,但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晉國這個霸主當得已經十分勉強了。
周敬王的流亡政府不斷地遭到進攻,可是晉國卻遲遲不出兵。單穆公急了,派人向晉國政府求援。
公元前516年七月間,在叛軍的圍攻下,周敬王被迫放棄流亡政府所在地劉邑。王子朝的軍隊占領劉邑后,將這座城池燒為灰燼。周敬王奪路而逃,一直逃到了滑邑。這個滑邑就是當年的滑國,以前被秦國給滅了。但秦軍滅滑后返回途中被晉軍在殽山設伏殲滅了,后來滑國便成了周王室的一個地盤。
在周王室頻頻告急的情況下,晉國終于出兵了。荀躒和趙鞅率晉軍進入滑邑,迎接狼狽不堪的周敬王。并且派兵防守戰略要地闕塞,以防止王子朝軍隊的突入。
在晉軍的支持之下,周敬王于十月十六日在滑邑集合流亡政府軍,準備與晉軍聯手打回王城。在晉軍的參戰下,聯軍打得十分順手。十一月十一日,荀躒和趙鞅指揮的晉軍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奪取鞏邑。
強大的晉軍很快改變了戰爭的局面,原來效忠于王子朝的召伯盈突然反戈一擊將王子朝趕出王城,王子朝與一幫大臣狼狽逃往楚國。
十一月二十三日,周敬王終于回到首都,重新執掌大權。大功告成之后,晉軍只留下成公般率領的一部分軍隊協助戍守,其余全部撤回國內。
但是周王室的內戰并未因此而結束。
王子朝逃亡到楚國后,發表了一份聲明,譴責周敬王政權的兩個核心人物,即單穆公與伯蚠。認為這兩個人“攪亂天下,倒行逆施”,并批評晉國政府出兵協助他們,乃是放縱這些野心家無邊的欲望;同時,王子朝也為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做出辯護,周朝的立儲原則是:“如果王后沒有嫡子,就選立年長的庶子;如果遇到庶子的年齡相同,則選立有德者?!庇捎谥芫巴醯兆釉缲玻荒茉谑又羞x擇接班人。王子朝認為自己作為庶長子,理所當然是王位的繼承人??墒钱斈曛芫巴踉谑罆r,并沒有將王位傳給他呀,所以王子朝指出“王不立愛,公卿無私,古之制也”。意思就是天子在選立接班人時,要考慮制度規定,而不能出于自己的偏愛;公卿大夫在擁立王位繼承者時,不能摻雜自己的私心。這是周代數百年來的一個不變的原則,王子朝其實暗中批評周景王在立儲上的失誤。
這份聲明是王子朝為自己政權合法性的辯解,可是他卻做錯了一件事。他在這份聲明中除了攻擊單穆公與伯蚠外,還責備晉國政府沒有道義原則。魯國大夫閔子馬評論說:“王子朝一心想當天子,既批評周景王,又得罪了晉國,無禮到極點。就算文辭再精彩,又有什么用呢?
周敬王政府開始對王子朝集團打擊分化,追隨王子朝逃亡到楚國的一些周室大夫向周敬王政府投降,其中包括王子朝的重臣尹氏固。
不料到了公元前513年,在單穆公與伯蚠的共同策劃下周王室逮捕并殺害了一批以前追隨王子朝的官員。其中包括反正的尹氏固,還有將王子朝驅逐出都城的召伯盈。
周王室這一屠殺行徑不能不說十分短視,其結果就是使得王子朝的一些舊臣鋌而走險,重新走上叛亂之路。在尹氏固和召伯盈被殺之后,王子趙車害怕遭到報復,索性起兵,占據鄆地與周室抗衡,但是周室軍隊很輕松地鎮壓了這次叛亂。
為了防止叛亂分子東山再起,晉國組織各諸侯國的軍隊輪流戍守周領地。周政府一方面害怕叛軍卷土重來;另一方面也擔心諸侯軍隊長期駐扎在此,尾大不掉。便向晉國提出來,不如讓各國出人力來幫助修筑城墻,這樣就可以免除各國的守戍之苦了。
晉國執政魏舒同意了,便向各國分配修城任務。這次筑城中齊國依然缺席,齊國故意等到筑城結束后才姍姍來遲,這是在挑戰晉國的霸權。
周敬王政權得到晉國的支持,又在諸侯國協助下修筑起堅實的城防。王子朝想要復辟的難度很大,除非依靠楚國的幫助。
然而令人沒有料想到的是,在公元前506年,楚國居然被吳國打得大敗。甚至首都也被吳軍攻占,楚昭王落荒而逃。曾經是巨無霸的楚國,幾乎亡于吳軍之手。在這么一種情況下,楚國自保不暇,更談何來幫助王子朝復辟呢?
吳軍擊破楚國,這為周王室鏟除心腹之患創造了難得的機會。周王室借著楚國戰敗之機,派人進入楚國殺死了王子朝,割下了他的腦袋。
王子朝死了,周王室自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不然,很快周敬王與其官員又將開始新一輪的流亡生涯。
王子朝之死,成為王室內戰的導火線。
公元前504年,王子朝的余黨在儋翩的領導下,對周敬王政權發難。這次叛亂的爆發,有著深刻的國際政治背景。儋翩的反叛得到了鄭國政府的鼎力支持,而鄭國也成為入侵周室的主力軍。
楚國在吳楚戰爭中的慘敗,預示著一個新的混亂時代的到來。鄭國借楚國慘敗之機,吞并了一直倚靠楚國生存的許國。并且支持王子朝的余黨在周王室王畿制造動亂,鄭國軍隊進攻周領地的馮、滑、胥靡、負黍、狐人和闕外六座城邑。鄭國此舉,公然與支持周王室的晉國政府唱對臺戲,也是挑戰晉國在中原的霸權。
晉國一方面指使魯國出兵攻打鄭國,一方面派兵入援周王室。然而周敬王在叛軍的進攻下惶惶不安,倉促逃出京城,又一次開始流亡生涯。
儋翩的叛軍在公元前503年年初攻占儀栗后,成為強弩之末,晉國出兵是周王室反敗為勝的關鍵因素。四月,單武公(單穆公的兒子)與劉桓公(伯蚠的兒子)率周室軍隊在窮谷一役中挫敗了叛軍的進攻,此役成為周王室內戰的轉折點。這年的年末,在晉國將領籍秦的護送下,周敬王重新返回國都。
第二年(公元前502年),單武公率軍攻克了叛軍控制的重要城邑谷城,緊接著又占領簡城;劉桓公則收復了儀栗,又在盂邑擊敗叛軍。至此,周王室內亂全部結束。這場內亂從公元前520年爆發,至公元前502年結束。時間跨度長達十九年,是周王室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內亂。晉國在霸業式微之時,在勤王事業上仍然取得了重大勝利。只是周王室已經徹底沒落了,在中原的政治影響力尚不及一個中等諸侯,這也使得晉國政府“尊王”的勝利并沒有帶來實質好處。
上一篇:孔子與墮三都-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宋襄公兵敗泓水-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