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偪陽之戰
晉國在爭取鄭國上遇到了點小挫折。
小挫折背后卻有大問題。
我們在前面說過晉悼公,晉國的對外戰略是以軍事威懾為主,充分利用各諸侯國的軍事力量降低戰爭的成本??墒菚x國的戰爭成本下降了,其他諸侯國的戰爭成本卻上升了。這些國家要參與出征、筑城和防守等行動,都得花銀子。可想而知,這些諸侯對戰爭的興致不高。
這一點從伐鄭之役中,各諸侯國的表現可以看出來。大家表面上出兵助陣,實則消極怠戰。盟友的軍心士氣不高,這對晉國人來說,是比較麻煩的事。那用什么辦法來刺激諸侯們的熱情呢?看來必須給點甜頭。
我們必須說,晉國人一向不是很慷慨大方。不過他們可以慷他人之慨,就是把本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這不,中軍副帥士匄與上軍司令荀偃就打算慷別人之慨,即打算把偪陽滅了作為禮物送給宋國執政大臣向戌。
偪陽其實是個中原小國,也就是個城邦小國,奉行不結盟政策。雖然國家不大,但政府對國防相當重視,城池很堅固。戰士也很驍勇,成為戰火中原中的一片小樂土。
為什么士匄與荀偃要把偪陽送給宋國的向戌呢?首先,向戌是個堅定的親晉派,他的立場使得宋國成為晉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其次,宋國受兵災較多。不僅楚國人,連鄭國人都時不時地欺負宋國。要安撫諸侯,首先得安撫宋國。士匄與荀偃便動了念頭,要“慷慨”地把偪陽贈送給向戌。
兩個人商量完后,就跑去見中軍元帥荀罃,提出攻打偪陽的計劃。但是荀罃不同意,他說道:“偪陽城雖小,但很堅固。勝之不武,不勝則讓人恥笑?!?/p>
士匄與荀偃兩個人一個鼻孔出氣,堅持要發動對偪陽的戰爭。
這是對荀罃的逼宮,兩個人一個是中軍副帥;一個是上軍司令。在晉國將軍中排名是第二和第三,說話分量還是比較重的。雖然荀罃是總司令,但也不好太堅持己見,總要維護晉軍內部的團結吧。沒辦法,便答應了。
荀罃在公元前566年(晉悼公八年)接替告老退休的韓厥出任中軍元帥。
參與弒殺晉厲公的荀偃不僅未能當上中軍元帥,反倒地位又降了一級,被士匄超出。士匄出任中軍副帥,荀偃出任上軍司令。雖然史書上將荀偃地位下降寫為“謙讓”的結果,但歷史的真相恐怕是晉悼公以權術逼迫其讓位的。
但是不管怎么說,在晉悼公時軍隊高層即便有暗斗,也不存在明爭。這對維持軍隊與政府的穩定性是相當重要的,這也是荀罃被迫同意士匄與荀偃的原因所在。
不出荀偃和士匄所料,中原諸侯軍隊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因為晉國發動這場戰爭得益者是宋國執政大臣向戌,各國政要心里都暗藏著不可告人的想法。即今天晉國能為向戌攻打一城,明天大約也送我一座城池吧。利益均沾,不是嗎?這是一個好的開端,不是嗎?
晉軍與諸侯聯軍,兵臨偪陽城下。
對于偪陽這個彈丸之地,興師動眾,不免有殺雞用牛刀之嫌。確實,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在士匄和荀偃等人看來,滅掉偪陽就像踩死一只螞蟻一樣的輕而易舉,然而偪陽城抵抗之頑強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筆者向來認為春秋戰國時代,乃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黃金時代。雖然陷入諸侯混戰的局面,但是競爭乃是歷史發展之動力。諸侯國之間的競爭,使得這個時代不獨在開放程度上超過任何一個王朝,勇武精神亦冠絕中國歷史。以偪陽之役為例,小小的偪陽城居然表現出難以置信的堅強與悍勇。而進攻的一方諸侯聯軍,也有上乘的表現。
在此役中魯國勇士們出盡風頭,大放異彩。
實力強大的諸侯聯軍過于輕敵了。
誰也沒有把小小的偪陽城放在眼里,而偪陽守軍也抓住諸侯聯軍輕敵的心理大膽實施誘敵深入的戰術。偪陽守軍故意將城門洞開,聯軍不知是計,便一擁而入??墒峭蝗婚g,偪陽守軍將城門上的大閘門放了下來。只要閘門落下,闖進偪陽城內的聯軍士兵將與城外的部隊切斷聯絡,很可能全軍覆沒。
在這種緊急關頭,只見一位大力士挺身而出。他大步流星走到閘門下,大喝一聲,硬是以自己的神力將閘門托起。有賴這位大力士的驚人表現,被困在城內的聯軍士兵得以脫險而出。
這位大力士是誰呢?正是魯國勇士叔梁紇。
如果你對叔梁紇這個名字還感到陌生的話,我們不妨說出他的另一個身份,他就是千古圣人孔子的老爸。根據史料的記載,孔子也是個大力士。力能舉城門,看來這是遺傳基因的作用吧。
看了叔梁紇的神勇表現,聯軍士兵不禁齊聲喝彩,欽佩不已。當他回到軍中時,偃然成為一位英雄。
聯軍第一次的出擊,便險些吃了大虧。士匄和荀偃再也不敢輕視偪陽守軍的力量了,便穩扎穩打,戰況陷入僵局。
魯國勇士的表現還沒有結束,又一名戰斗英雄冒出來了,這個人叫“秦堇父”。
當偪陽戰爭如火如荼進行時,聯軍的輜重不斷地運抵前線。但是運輸的馬匹不夠,秦堇父索性赤膊上陣,將輜重車上的繩索往身上一套當了一回牛馬,把沉重的補給車拉到戰場上。
此時聯軍對偪陽城發起猛攻,堅強的偪陽守軍全無懼色,英勇抵抗。聯軍接連攻打多日,沒有任何進展。偪陽守軍又耍起詭計,故意用布接起一條長索,從城頭上扔下來,引誘聯軍士兵攀索而上。
秦堇父一看長索扔了下來,他馬上自告奮勇,攀索而上。快爬到城頭時,偪陽守軍就把繩索割掉了。秦堇父就表演了一次高空墜地,重重摔在地上,暈死過去。這里要做個說明,在春秋時代城墻主要是用土夯成的。并不是垂直的,而是有一個向外的傾斜度。所以秦堇父墜落時,其實是從土城墻滑落下去,并沒有形成致命傷。
他醒過來后,覺得很丟人。這時偪陽守軍又扔下一條布索下來,秦堇父從地上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又一次攀索而上。偪陽守軍又割斷繩索,他又一次重重摔下來。他還不服氣,第三次發起沖擊,但沒有任何懸念,又做了一次高空落地的表演。雖然這只是做無用功,但秦堇父的勇氣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甚至是他的敵人,也對他的英勇表現由衷地欽佩,不再往下放布索了。
秦堇父把被割斷的布索撿起來,披在身上,作為自己勇敢的證明。回到聯軍大本營后,在各諸侯國軍隊中巡展三天。
這就是勇武的時代,這就是春秋戰國。
戰斗還在持續。
叔梁紇與秦堇父的個人英雄主義,征服了全體的作戰士兵,更是對魯國人的一種巨大鼓舞。魯國人的表演還沒有結束,又一名勇士勇冠三軍。
偪陽守軍采取積極防御的戰術,不時派出勇士出城襲擊聯軍,給聯軍造成很大的麻煩。魯國將領狄虒彌見偪陽的戰士驍勇善戰,準備上去搏斗一番。此人頗有創意,將大車上的車輪給卸下來。然后蒙上皮甲,充當大盾牌。一手拎著這個大車輪,一手操一把戟,率一隊步兵沖入偪陽軍隊中。他力大無比,把車輪舞得呼呼作響,頗為得心應手。面對多名偪陽勇士的圍攻,全無懼色,殺退來犯之敵。其精湛的技藝,令觀戰的魯國執政孟獻子不禁稱贊道:“這大概就是《詩經》里所說的‘有力如虎’的人吧?!?/p>
雖然魯國的勇士們在這場戰爭中出盡風頭,但是圍攻偪陽城將近一個月了,城外十幾國的聯軍居然無法攻克這個彈丸之城。
時間已是農歷的五月,中原的雨季很會就會到來了。
士匄與荀偃兩人憂心忡忡,如果戰爭再拖延下去,對晉軍與諸侯軍隊都非常不利。當初這場戰爭就是由此二公提議發動的,現在兩人想反悔。于是硬著頭皮到中軍大本營見總司令荀罃,一見元帥就說:“眼下雨季就快來臨,如果不及時撤走就回不去了,請您下命令吧?!?/p>
沒想到荀罃一聽這話,暴跳如雷。二話沒說,操起眼前的小桌子,就往士匄與荀偃兩人中間扔過去。古代人是席地跪坐,座位前有一張小桌子,叫做“案幾”。長三尺,高二尺。荀罃把這案幾扔了過去,從士匄與荀偃兩人中間飛了出去,把兩位大將嚇出了一身冷汗,面如土色,不敢吭聲了。
荀罃惡狠狠地罵道:“當初是你們倆小子商量好了后再告知于我,我恐怕軍心不齊,并且不想打擊你們的積極性,勉強同意發動戰爭?,F在晉國大軍也出動了,諸侯國也興師動眾,把老夫也牽扯進來?,F在你們既不想進攻,又想逼老夫下達撤兵的命令,這不是要把勞師無功的罪名推到老夫頭上嗎?我已經老了,承擔不了這個罪名。要是七天之內不能攻下偪陽,一定要取你們兩人的腦袋?!?/p>
士匄與荀偃兩人不敢爭辯了,元帥發怒了,看來只好硬著頭皮把戰爭繼續進行下去了。不然大帥一旦動真格的,恐怕還真保不住項上人頭哩。
兩人回到軍中向士兵們下達死任務,不計任何代價一定要在七天之內攻下偪陽城。
這狗急也跳墻,人急了也能蹦出些潛能。在兩位大將的親自督師之下,晉國及諸侯國的士兵們無不賣力攻城。各種攻城器械都用上了,什么辒啦,鉤援啦,飛梯啦,沖車啦,統統登場亮相。
攻堅戰終于取得了重大進展。
荀罃的堅持是正確的,一個月的圍城對城外的聯軍士兵來說,固然是疲憊不堪,可是偪陽城內守軍的情況更糟糕。以寡擊眾,以弱敵強。偪陽守軍在實力懸殊的背景下,使出渾身解數,與聯軍周旋??墒请S著傷亡的增多,戰斗力已經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已經到了極限,最后比拼的是雙方的意志。
荀罃鋼鐵般的意志,是聯軍獲得最后勝利的根本。
對偪陽城的最后強攻持續了四天,士匄與荀偃身先士卒,冒著偪陽守軍的矢石交攻,親自率軍登城作戰。在聯軍的兇猛進攻下,偪陽守軍最后選擇了投降。
偪陽國的歷史被終結,不過以此役來看,偪陽將士英勇善戰令晉國與其嘍啰國付出重大代價才取得勝利,可謂是雖敗猶榮。
晉悼公將偪陽城送給宋國執政大臣向戌,向戌不敢接受。
十幾個諸侯國付出重大的傷亡,才攻克偪陽?,F在只是他向戌一人享用,能心安理得嗎?向戌不能不推掉這個令他受寵若驚的禮物,他很巧妙地要求將偪陽城賞賜給宋國。這樣一來,他不是既撈得謙讓的美名,又讓自己的國家得了好處嗎?
晉悼公答應了,將偪陽城交給了宋平公。
偪陽戰爭是一場赤裸裸的侵略戰爭,晉國出面給小弟搶地盤。魯國人最賣力,但撈得實利的卻是宋國。
宋國人不免得意揚揚了,不想卻惹怒了一個國家,這就是宋國的死對頭鄭國。
上一篇:假虞滅虢:奇襲戰之范本-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
下一篇:全盛時代:晉襄公的霸業-春秋故事-春秋時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