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公剛愎自用敗于秦
春秋時代,晉惠公夷吾是在秦穆公、齊桓公的支持下登上國君之位的。秦國在他危難之中,給予他有力的支持。他曾答應割河外五城給秦國,即位后卻賴了帳。盡管如此,晉國鬧了災,秦國還是給晉國送去了大批糧食。可是,秦國鬧災時,向晉國買糧,晉惠公一粒糧食也不賣。公元前645年,秦國以討晉負德之罪,向晉國發(fā)起進攻。
戰(zhàn)事剛剛開始,有臣下慶鄭建議:“割五城以全信,免動干戈”。晉惠公怒不可遏地說:晉國為“堂堂千乘之國”,根本談不上什么“割地求和”,下令先斬慶鄭,再迎擊秦軍,虢射建議讓慶鄭將功折罪,慶鄭方免于一死。
在戰(zhàn)事進行中,晉惠公多方壓制不同意見,一意孤行,連連失利。當時秦軍已渡河東,三戰(zhàn)皆勝,直至韓原下寨。韓簡向晉惠公報告:“秦師雖少于我,然斗志十倍于我,主要是由于秦國君臣積憤太大,才來伐晉。”晉惠公一聽,更為惱火,斥責說:“你這完全是慶鄭的論調!”
晉惠公在出戰(zhàn)時,騎的是鄭國獻給他的一匹“小駟”,這種“小駟”平時騎著玩還可以,但打起仗來就不行了。當初臣下出于好意,建議他換一匹本國出產的“服習道路”、“隨人所使”的戰(zhàn)馬,他卻根本聽不進去?;鞈?zhàn)中,晉惠公的“小駟”驚惶四竄,陷入泥濘之中。御馬人用力鞭打,卻因馬小力微,拔不出來,晉惠公被秦軍包圍,雖救兵不斷涌來,但都被秦軍殺退,最終還是為秦軍俘獲。晉軍失去主帥,紛紛投降了秦軍。
作為“堂堂千乘之國”的晉,被相對來說較弱的秦打得一敗涂地,與晉惠公的剛愎自用有直接關系。他盲目自信,聽不進不同意見,極易導致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脫離,使戰(zhàn)斗失利。倘若他能吸取他人的建議,議定適當?shù)耐藬持撸蛟陉P鍵時刻細細品味臣下進言的合理成分,及時采取變通的策略,也許不會遭到如此慘重的失敗。
上一篇:春申君獻媚終喪命
下一篇:服務機構低效率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