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圣黃泉應瞋目
在中國文學史上,杜甫是公認的在詩歌創作方面有承先啟后作用的一位集大成者。他的作品以能最廣泛深刻地反映他生活著的社會時代而著稱。因此杜甫贏得了“詩圣”的美譽,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歷代學杜者大有人在,而以北宋江西詩派學杜最著。江西詩派的最著名的人物黃庭堅,本是個雄心勃勃很想有所獨立建樹的人。然而政治上的殘酷打擊,逼得他遠離黨爭,在專心于詩句的琢磨中消磨歲月。在藝術方面,他反對俗調,好奇尚硬,喜用拗體,自成一格,為江西詩派后來的門徒奉為圭皋。他強調多讀書,潛心學習杜甫,力求做到“無一字無來處”,并提出了“點鐵成金”、“奪胎換骨”之說,即作詩時,根據古人的習語,加以改造而使之具有新的面目。黃庭堅認為只有這樣,作出的詩歌才具有功底。這些方法也為江西派人奉為金科玉律。盡管黃庭堅也寫出了一些具有真情實感的作品,被奉為江西派的領袖人物,但在事實上,由于缺乏廣闊的社會內容,不少詩作有著摸擬剽竊之嫌,只是形式精致一些而已。
黃庭堅以下.江西派中年輩最高,聲望也最高的要算是陳師道了。他一生境遇窮困,其詩先學黃庭堅,后來專心學杜。但他既缺乏杜甫關心現實的熱腸,也缺乏黃庭堅的學識和才氣,所擅長的只是在格律、結構、句法、字法等方面仔細琢磨的苦吟精神。黃庭堅說他是“閉門覓句”,所寫出的詩歌也只能是局限于個人小圈子,不能廣泛地反映社會現實。
江西派的詩歌,其審美價值要高于它的思想內容。特別是早期的江西詩歌,主要是描寫個人的生活經歷,親友間的交誼,間有一些反映時事政治的作品。江西詩人標榜學杜,恐怕其著眼點主要在于杜詩格律技巧上超凡入圣。杜甫心憂天下,念念不忘時事;其作品很少有孤立的摹寫景物或抒寫內心的感情而不牽涉當時的時局和社會的。故此其詩作社會生活內容十分深廣;同時,杜甫并不象后代有些文人那樣,只把寫詩作為炫示文才,獵取功名的手段,或者只以陶寫個人性情,應酬交際為用,而是有意識地用他的詩歌當作史筆來寫,這使得他的很大一部分詩歌不僅具有歷史的真實性,并且還具有從本質上洞察歷史事件的識力。所有這些,都使杜詩獲得了空前的豐富性和深刻性,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后代不少學杜者,往往忽視了這個根本方面,而只專注于杜詩的精湛技巧,以至于流于模擬剽竊。在詩歌形式上或許也作得圓熟精工,但畢竟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江西詩派的末流作者的失誤,恐怕即在于此。詩圣杜甫在黃泉之下也會斥江西詩人僅得其形而遺其神的。
上一篇:詩圣賣藥
下一篇:詩壇彗星的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