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界還沒有對魯菲尼——霍納法進行更名
1804年,意大利數學家魯菲尼(P.Ruffini,1765—1822)首次在西方獲得了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1819年,英國數學家霍納(W.G.Horner,1786—1837)也獨立地獲得了這個方法。因此現在一般把這種方法稱為魯菲尼——霍納法或霍納法。但是在這之前的五百多年,中國數學家已獲得了這種方法。據《九章算術》記載,早在公元前一世紀,開平方和開立方就在中國有了高度發展。公元四世紀《孫子算經》的開平方法和五世紀《張邱建算經》的開立方法在當時世界是最先進的。不過,這些方法不易推廣到開任意次方。到十一世紀,宋朝數學家賈憲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開平方和開立方法,名叫:“增乘開方法”。用這種方法實際上已能進行開任意次方的計算。十二世紀,劉益已能用數值解法求解一些高次方程了。雖然他的有關著作《議古根源》已失傳,但流傳下來的他的一個關于四次方程的解法。1247年大數學家秦九韶(1202—1261)在《數書九章》中系統地總結了前人的工作,發明了“正負開方術”,使一般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是中國數學家秦九韶首次發現了所謂的魯菲尼——霍納法,我們應該把這個方法更名為秦九韶法。數學學界為什么遲遲沒有更名行動呢?這恐怕也難用約定俗成解釋肥!
上一篇:數學界一度認為虛數是詭辯數
下一篇:斯萬失卻電燈發明者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