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與人道主義
雨果是法國文學史上的巨人,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他的創作涉及詩歌、小說、戲劇、文學理論等諸多領域,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對法國乃至世界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雨果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始終如主旋律一般貫穿著一種精神,這就是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這是他對黑暗現實發出強烈控訴和深刻批判的思想武器,也是他試圖匡正時弊,改造社會的理想原則。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表現了一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進步作家反抗暴政,深切同情受壓迫的下層勞動人民,堅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的理想。同時,也反映出雨果在解決社會問題時巨大的內在矛盾,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其作品的藝術力量,并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人道主義是雨果世界觀中評判是非善惡的絕對標準。它凌駕于一切之上,這使雨果在歷史觀上陷入唯心主義,如他的史詩《歷代傳說》就把人類社會的發展歸結為善與惡兩種力量斗爭的結果。同時,這種唯心史觀還使雨果在一些重大的社會問題面前顯得極端矛盾。這集中體現在他的《九三年》中,雨果熱情地肯定了法國大革命的進步性與正義性,也認為以革命的暴力對付反革命的暴力是必要的。可是另一方面,他卻堅信“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在小說里,人道主義是正反兩方面人物共同的道德準則。匪首朗德納克在可以逃生的情況下,為了從火海中救出三個兒童而落入共和軍手中,這使年輕的共和軍司令郭文思想上產生了激烈的矛盾斗爭,郭文是個具有堅定革命信念的共和主義者,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朗德納克罪惡累累,可他卻“用一件犧牲行為贖回了他種種野蠻行為”。如果“用一種野蠻的手段去回答這種慷慨的行為”,“是共和國多大的一個‘貶值’呵”。最終郭文放走了朗德納克,義無反顧地走上斷頭臺接受懲罰。共和軍特派員、郭文的教師、鐵面無私的西穆爾登在毫不猶豫地處死郭文的同時,心靈承受不了這極度的痛苦與矛盾而開槍自殺了。雨果在思索人類的歷史和命運的同時,力圖把一種超階級超時代的抽象的人道主義作為解決現實矛盾的靈丹妙藥。這不僅有害于對革命進步力量的正面描寫,而且在思想上削弱了其現實批判的力量。從藝術手法上說,雨果為了充分表達自己的人道主義理想,有時脫離社會生活的客觀制約,不顧人物性格的統一性和邏輯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顯得概念化、抽象化。故事情節的發展則生硬、失真、不自然?!侗瘧K世界》中的沙威本是統治階級冷酷無情的忠實鷹犬,最后竟然被仁慈、博愛所感動,放走冉阿讓而投河自殺;卞福汝這個超凡脫俗、幾近于不食人間煙火的主教形象的塑造;《上海勞工》中吉利亞特超人般地獨自與大自然搏斗……這些,都缺乏現實主義作家嚴謹、深入地反映現實的力度和真實感。
上一篇:隕落的巨星
下一篇:雨果為《愛那尼》能否演成而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