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劇的晚起
戲劇,作為一種深受人們歡迎的藝術形式,幾乎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它的足跡與風采。但在不同民族文化史中,戲劇的發展軌跡是不同的。中國戲劇的正式形成比西方晚了1600年。
西方戲劇的始祖,可推溯至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臘戲劇。它起源于宗教祭典樂儀,形成和繁榮于公元前六、五世紀的奴隸社會。公元前534年,由“酒神頌”發展來的希臘悲劇第一次在雅典城上演。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歡歌舞和民間滑稽戲的喜劇則在公元前487年被正式確定為春季酒神節慶中的競賽項目。希臘戲劇正式形成,并發出了奪目的光輝。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三大悲劇家出現。《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亞》等文學巨著一直影響著歐洲文壇。
起源于宗教性巫舞的中國戲劇萌芽很早,但發展緩慢。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古樂篇》記錄了遠古初民狩獵之舞:“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闋。”商周時代,中國歌舞樂開始合而為一,具有象征意義,如《史記·樂書》中的《大武》之樂。西漢出現兩人對打的“角觝戲”。唐代“踏謠娘”“參軍戲”形式逐漸成熟。到十二世紀,戲劇的藝術雛形——宋雜劇,金劇本才孕育成型。再過百年,元雜劇成熟,標志著中國戲劇的正式形成。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等戲劇大家出現,《竇娥冤》、《蝴蝶夢》、《西廂記》、《漢宮秋》……杰作紛出。中國戲劇舞臺一片繁榮。十三、十四世紀,這是中國戲劇的第一個高峰。此刻,歐洲戲劇在全面成熟后正在向十六世紀文藝復興中的第二個高峰邁進。中國戲劇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較之落后了1600年。
源遠流長的中國古典文學是世界文學的珍貴寶庫之一,取得了眾多走在世界前列的輝煌成就。但在《詩經》、楚辭、先秦諸子散文、漢賦,魏晉樂府,唐詩,宋詞這些千古文章之后,戲劇才姍姍來遲,在元代成為一代文學之盛。戲劇的晚起,這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遺憾。
上一篇:中國當代小說的十年沉默
下一篇:中國戲曲中的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