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中心說”統治天文界一千年
科技史上,當某一學說、理論已經形成,而對剝削階級的統治有利,往往被剝削階級樹立為不可侵犯的偶像和萬古不變的信條。“地球中心說”便是一例。
公元2世紀,羅馬時代杰出的天文學家托勒密創立了“地球中心說”。他改進和發展了三角學,力求把天文學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他把描述日、月、星運動的本輪和均輪的數目增加了,可以較精確地計算星體運動。“地球中心說”成為古代第一個完整的天文學理論,它認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是靜止不動的;太陽、月亮和其它行星都在固定的天層上繞著地球旋轉。“地球中心說”一經提出,便為宗教神學所利用,成了它們用以證明上帝存在的根據,教會聲稱:自然界是上帝創造的。上帝選擇了地球作為宇宙的中心,讓太陽、月亮和其他行星圍繞這個中心來旋轉,上帝支配著整個宇宙,并把按照上帝形象創造出來的人,放在宇宙的中心上,為了說明上帝的至高無上和至善至美,教會把“地球中心說”加以神化,賦予它同宗教教義同等的地位,享有絕對的權威,成為萬古不變的信條,不允許人們對它有任何懷疑。
“地球中心說”統治天文學界1300多年,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宗教和哲學對科學進行干涉、壓制、打擊和扼殺與之不符的學說。二是日心說不符合人們的感覺經驗,而應用數學方法來描述天體運動的地心說符合人們的感覺經驗,故流傳千余年。
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體運行論》一書,提出了日心說體系:地球和行星圍繞太陽作勻速圓周運動;地球本身有自轉運動;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圍繞地球轉動。哥白尼的日心說是哲學思想、實際觀測和數學計算的杰作,是對宗教的公開宣判,它判決地球只是太陽系的一顆普通行星,而不是宇宙的中心,并不處在上帝賜予的特殊寶座上!
在科技史上,當一種學說或觀點長期居于支配地位以后,經常出現阻礙認識發展的情況。科學要發展,必須沖出禁區,打翻虛假的偶像,排除外來壓力的干擾。
上一篇:“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教訓
下一篇:“培羅蒙”一心外向五次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