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羅斯特·火與冰》中外哲理詩賞析
有人說世界將毀于火,
有人說毀于冰。
我體驗過欲望之火,
我支持火之說。
但如果它必須毀滅兩次,
根據我對仇恨的認識,
我會說:冰
也有巨大的毀滅性,
它足以完成。
火與冰是一對矛盾對立的意象。弗羅斯特將它們組合排列,成為欲望和仇恨的載體,兩者都可以完成同一個使命,達到同一個目的——毀滅世界!
弗羅斯特在《火與冰》中以精悍的詩句表現了宇宙法則中的矛盾對立統一。自然界中的陰陽、正負、光明黑暗、是非美丑象火與冰一樣是客觀的存在;社會、精神領域的善惡、愛憎、悲歡離合,共同構成了大千世界的互相排斥,互相分離,互相否定而又互相聯結,互相依存和互相滲透。對立統一是宇宙的根本法則,這是《火與冰》給予我們的哲理啟示之一。
作為欲望的載喻體,與“火”相關聯的人類情感、情欲豐富復雜。除卻光明、熱烈、蓬勃等正面意義,與欲望之火相關聯的負面情感因素有忌妒、淫欲、私利、憤怒等;作為仇恨的載喻體“冰”,可以使人聯想到冷漠,陰沉、歹毒等。弗羅斯特把火與冰這一對對立的兩極的形象排列,創造了人類情感兩極的意象。以哲理啟示人們情感與情欲發展到對立的兩極,達到情感的極致,都是具有破壞性、毀滅性的。對至善至美的追求,對極惡極丑的痛恨,都應當有所節制。這是詩人傳遞的哲理思想意蘊,同中國古代先賢的“勤而不怨”,“憂而不困”,“思而不懼”,“樂而不淫”等觀念不謀而合。真理與謬誤僅相差一步,任何一種情感發展到極致都是有害的。這是弗羅斯特在生活辯證法上給予我們的又一啟示。
《火與冰》的藝術特點顯而易見,它體現了詩人一貫的藝術風格。先由自然現象中的兩個具象“火與冰”的描寫和人類情感的“欲望”、“仇恨”具體情感的描寫入手,進入哲理境界;語言風格平靜、冷峻,質樸中見深意,冷靜中見睿智;創造出的哲理觀念引人思索,耐人尋味,給人智慧的啟迪。
上一篇:《香嚴閑禪師 李忱·瀑布聯句》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王亞平·燈塔守望者》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