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月》中外哲理詩賞析
過水穿樓觸處明, 藏人帶樹遠含清。
初生欲闕虛惆悵, 未必圓時即有情。
談及月亮,人們總是特別欣賞圓月;因為圓月總讓人想到團圓,而親人之間的團圓又每每給人以溫馨之感。這首詩前二句寫月。“過水穿樓”四字寫月光,“觸處明”則寫月光的皎潔。次句由月光進而寫及月亮本身。“藏人”指月中藏有嫦娥,“帶樹”指月中種有桂花樹。四字合言,指月。遠望那一輪明月,蘊含著淡淡清暉。后二句寫觀月之感。人們面對初生的彎月,總不免產生一絲惆悵,似乎只有圓月才能讓人感到滿足。但作者卻獨具只眼,他認為這種惆悵未免有些膚淺;月圓之時未必就一定含有真情。其中“未必圓時即有情”一句成為千古名句,因為它說出了一個應該全面地看待客觀事物的道理:月缺未必一定無情,月圓未必一定有情。由于這句詩含蘊豐富,人們往往從中可以領悟到有情與無情,缺憾與完美,主觀與客觀,真實與虛假等范疇的辯證關系,因而倍受人們的喜愛。
上一篇:《王琪·暮春游小園》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曹松·月》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