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荻帆·玉蜀黍》中外哲理詩賞析
時候已經不早了,
你還擁著綠色的被衾
軟發披散在被衾的邊際……
起來罷
慵懶的人
我要揭開你的被衾了,
呵,什么事呀?
你伏在被衾里哭泣
你的每粒玉屑一樣的牙齒縫里
為什么含恨地咬緊著發絲?
玉蜀黍即通常所說的玉米。
如果你不是從喝一碗玉米面粥認識玉米,不是從啃一穗兒買來的玉米棒子認識玉米,而是像農民那樣,知道青皮包裹的玉米穗兒從尖頭吐出的一縷絲是在密密排列的玉米粒之間扎根的,那么,當你讀過老詩人鄒荻帆所寫的組詩《花與果實》中的第一首——《玉蜀黍》之后,你就會驚嘆:好一位哭泣的睡美人!
詩人對玉蜀黍以“你”相稱,對它說:
時候已經不早了,
你還擁著綠色的被衾
軟發披散在被衾的邊際……
你看!雖然它蒙頭大睡,不肯一露其芳容,但那披散在被衾之外的柔軟的長發,還不足以令人想見它的美貌嗎?
從詩人所摹擬的口氣看,就算個外出而歸的丈夫吧。他說,“起來罷/慵懶的人/我要揭開你的被衾了”。——我們姑且把這看做是少年夫妻之間的戲耍。然而一揭被衾,他吃驚了:
呵,什么事呀?
你伏在被衾里哭泣
你的每粒玉屑一樣的牙齒縫里
為什么含恨地咬緊著發絲?
你瞧!它的樣子像睡,實際上,是在無聲地飲泣!
人們認識事物,總是依著從形式到內容、由表及里的順序。不說玉蜀黍如何內秀,單就它披頭散發、蒙面哭泣的嬌態,就不能不令你望美興嘆!
讀過這首詩,認真的讀者會想:玉蜀黍為什么要哭呢?想來想去,不同的讀者可能會作出不同的答案——
裙裝革履、長發披肩的少婦可能會說:是它的丈夫委屈了它。我們說,可能是這樣。植物學中講,玉蜀黍是雌雄同株而異花:雄花開于頂端,圓錐花絮;雌花生于葉腋,花軸多肉,穗狀花絮,其外被青皮所包裹。玉蜀黍的這一特征,正可以象征獨守閨房的怨婦。你想,正是青春年少時,得不著丈夫在身邊耳鬢廝磨,它能不恨、不哭嗎?
讀過《花與果實》的青年也許會說:它愛哭,是因為它性格軟弱,缺乏堅定的生活信念。你看,像《喇叭花》一詩中所寫的喇叭花,它總是攀上高峰,吹響黎明的號角。會哭嗎?再如《麥》一詩中所寫的麥子,雖然開花不起眼,卻有鋼針一樣的芒刺護衛著自己。能夠成為季節的主人、迎來黃金時代的皎皎者,會哭嗎?
是的,不同的回答都有道理。
那么,詩的作者怎樣認識呢? 《花與果實》小序云:“不是為著開花/而是為著結果呵”——這應是引領我們入門的向導。玉蜀黍的雌花雖因禁錮而變形,不得與群花爭芳斗艷,但也有果實。然而,它不懂得開花是為了結果的道理,未能理解生命的價值。
一首僅只十行的小詩,提供了如此豐富的內涵,這是“有限”與“無限”的統一。玉蜀黍有著內藏的金黃的果實,卻沒有能夠炫耀于人前的花的艷美,這是形式與內容的矛盾。由于事業的需要,朋友或夫妻不能歡顏聚首,當然是一件憾事。但是,一頭是感情,一頭是理智,你將作出怎樣的選擇呢?
妙哉,《玉蜀黍》!——一幅美人圖,愛煞看畫人。
上一篇:《羅鄴·牡丹》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陳敬容·珠和覓珠人》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