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加雷蒂·卡爾索的圣馬提諾鎮》中外哲理詩賞析
這么多
鱗次櫛比的房屋
僅僅留存了
斷垣殘壁
幾堵
這么多
患難與共的朋友
幸運的
生者
屈指可數
一個個十字架
豎立心中
我的心靈
是最悲傷的墳墓
詩人早期的作品,大部分來自戰爭中的親身感受。本詩可視為《守夜》的姊妹篇,都是控訴一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的洗劫。不過《守夜》是就一陣亡戰友抒發其悼念之情,并由此引發出對愛情、友誼、和平生活的向往與對生的眷戀。而該詩則以傾城的房毀人亡,痛感戰爭給人類造成的無情而可怕的毀滅性災難,進而悲嘆人類命運之不幸。
卡爾索山的圣馬提諾鎮是意大利和南斯拉夫邊界上的一座城鎮,是意大利軍對奧軍作戰的戰場。詩人作為戰士曾駐守并戰斗于此城,經過戰爭的洗劫,房毀人亡, 目睹慘狀,寫下了這靈魂哭泣的詩章。
全詩4節,先寫城毀,后寫人亡,再寫心碎,最后以靈魂陷入永恒的痛苦作結,極言精神之孤寂和悲凄。由外在世界寫到心靈王國,層層遞進,扣人心弦。在寫法上,運用的是兩種相反意境的對比,在對比中加強悲劇的藝術效果。“這么多/鱗次櫛比的房屋”,呈現的是繁華富足、生機勃勃的城鎮景象。但轉瞬間,卻變成了一片廢墟的死城, “僅僅留存了/斷垣殘壁/幾堵”,剛剛還是“這么多/患難與共的朋友”,親密相處,歡聚一堂的盛況,可剎那間“幸運的/生者/屈指可數”,情同手足的朋友,被戰爭奪去了生命,釀成生死離別的慘景。這都是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是寫實,是對外部世界城毀人亡的實寫。接著轉向寫虛,寫內心世界中這一片廢墟的慘景。在繁華城鎮里與親朋好友愉快地生活的歡快心境,如今卻豎立著一個又一個十字架。歡快的心田,竟變成了“最悲傷的墳墓”,怎能不讓人椎心泣血呢!是的,戰爭摧毀了房屋建筑,人們長期辛勞營建的生存環境,剎那間會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灰燼,使人們無法生活,這就是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很現實的災難。但是,戰爭給人們帶來更為嚴重的災難卻是在人們心靈上造成的創傷。城鎮毀滅,可以再建,而心靈上的創傷是永遠無法愈合的,這才是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永久性的災難。所以詩人說:“我的心靈/是最悲傷的墳墓”。這最后的一句詩,除了表現詩人對陣亡戰友的悼念,對友愛,苦難、正義和生命等人生多種內涵的留戀和永志不忘外,還表現了他一貫尋找自我,尋找生命意義,尋找人生信念而不得的苦楚之情。詩篇沒有標點,斷斷續續的詩句,仿佛心靈在沉思中抽泣。詩句簡煉而悲緒幽長,在濤濤詩海的記憶里,永刻著靈魂綿綿的痛苦。
上一篇:《陳孚·博浪沙》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萊蒙托夫·又寂寞又悲傷》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