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與李香香(節選)》原文與翻譯、賞析
李季
掏苦菜
山丹丹花開紅姣姣,
香香人材長得好。
一對大眼水汪汪,
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
二道糜子碾三遍,
香香自小就愛莊稼漢。
地頭上沙柳綠蓁蓁,
王貴是個好后生。
身高五尺渾身都是勁,
莊稼地里頂兩人。
玉米開花半中腰,
王貴早把香香看中了。
小曲好唱口難開,
櫻桃好吃樹難栽。
交好的心思兩人都有,
誰也害臊難開口。
王貴趕羊上山來,
香香在洼里掏苦菜。
趕著羊群打口哨,
一句曲兒出口了:
“受苦一天不瞌睡,
合不著眼睛我想妹妹。”
停下腳步定一定神,
洼洼里聲小像彈琴:
“山丹丹花來背洼洼開,
有那些心思慢慢來。”
“大路畔上的靈芝草,
誰也沒有妹妹好!”
“馬里頭挑馬四銀蹄,
人里頭挑人就數哥哥你!”
“櫻桃小口糯米牙,
巧口口說些哄人話。”
“交上個有錢的花錢常不斷,
為啥要跟我這個攬工的受可憐?”
“煙鍋鍋點燈半炕炕明,
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窮。
“妹妹生來就愛莊稼漢,
實心實意賽過銀錢。”
“紅瓤子西瓜綠皮包,
妹妹的話兒我忘不了。
肚里的話兒亂如麻,
定下個時候說說知心話。”
“天黑夜靜人睡下,
妹妹房里把話拉。
滿天的星星沒月亮,
小心踏在狗身上!”
自由結婚
太陽出來遍地紅,
革命帶來了好光景。
崔二爺在時就像大黑天,
十有九家沒吃穿。
窮人翻身趕跑崔二爺,
死羊灣變成活羊灣。
燈盞里沒油燈不明,
莊戶人沒地種就像沒油的燈;
有了土地燈花亮,
人人臉上發紅光。
吃一嘴黃連吃一嘴糖,
王貴娶了李香香。
男女自由都平等,
自由結婚新時樣。
唐僧取經過了七十二個洞,
他們倆受的磨難數不清。
千難萬難心不變,
患難夫妻實在甜。
俊鳥投窩叫喳喳,
香香進洞房淚如麻。
清泉里淌水水不斷,
滴濕了王貴的新布衫。
“半夜里就等著公雞叫,
為這個日子把人盼死了。”
香香想哭又想笑,
不知道怎么說著好。
王貴笑得說不出話,
看著香香還想她!
雙雙拉著香香的手,
難說難笑難開口:
“不是鬧革命窮人翻不了身,
不是鬧革命咱倆也結不成婚!
革命救了你和我,
革命救了咱莊戶人。
一桿紅旗要大家扛,
紅旗倒了大家都遭殃。
快馬上路牛耕地,
鬧革命是咱們自己的事。
天上下雨地上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太陽出來一股勁紅,
我打算長遠鬧革命。”
過門三天安了家
游擊隊上報名啦。
羊肚手巾纏頭上,
肩膀上背著無煙鋼。
十天半月有空了,
請假回來看香香。
看罷香香歸隊去,
香香送到溝底里。
溝灣里膠泥黃又多,
挖塊膠泥捏咱兩個;
捏一個你來捏一個我,
捏的就像活人脫。
摔碎了泥人再重和,
再捏一個你來再捏一個我;
哥哥身上有妹妹,
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捏完了泥人叫哥哥,
再等幾天你來看我。
【賞析】 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是李季的代表作。作品于1946年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后,立即受到讀者的熱烈稱頌,人們稱之為中國新詩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全詩共三部十三章,計一千多行。長詩以窮苦農民王貴與李香香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在廣闊的時代背景上描繪了邊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經過浴血奮戰,求得自由解放的偉大歷程,揭示了人民的痛苦與歡樂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之間的必然聯系,歌頌了王貴與李香香之間熱烈而純樸的真摯愛情。
長詩的第一部以充滿血淚的筆墨憤怒地揭露了惡霸地主崔二爺對農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痛苦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挖完了苦菜上樹梢,遍地不見綠苗苗。百草吃盡吃樹桿,搗碎樹桿磨面面。二三月餓死人裝棺材,五六月餓死沒人埋。” 可崔二爺家里卻 “窖里糧食霉個遍”。王貴的父親因交不起地租被崔二爺活活打死,13歲的王貴成了崔家的長工。王貴的悲慘遭遇受到李德瑞父女的同情。同根相生,同病相憐,王貴與李香香在苦難中萌生了純真的愛情。第二部描寫了農村熱火朝天的革命斗爭,心懷深仇大恨的王貴在革命到來時毫不遲疑地投身其中,“白天到灘里去放羊,黑夜里開會鬧革命。”崔二爺大怒,趁王貴回家之際將他捆吊毒打,威逼利誘,王貴不屈不撓。他怒斥崔二爺“老狗你不要耍威風,大風要吹滅你這盞破油燈。”他堅定地表示:“趁早收起你那鬼算盤,叫我當狗難上難!”李香香眼見親人被打心如刀攪,連夜找到游擊隊,游擊隊半夜出發攻入死羊灣,崔二爺逃跑了,王貴得救了,農民們歡天喜地慶賀自己的翻身解放。歷經苦難的王貴與李香香幸福地結合了。幸福來之固然不易,革命卻有更大的曲折。長詩第三部寫由于革命形勢的變化,游擊隊暫時撤離死羊灣,崔二爺卷土重來,向人民反攻倒算,強搶李香香,氣焰十分囂張。最后游擊隊再次攻入死羊灣,以崔二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完全覆滅,革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是《王貴與李香香》最突出的藝術成就。主人公的性格在廣闊的時代背景和革命斗爭中不斷發展完善。王貴從一個貧苦的長工成長為自覺的革命戰士,李香香代表受剝削受壓迫的婦女走向覺醒與反抗,崔二爺的丑惡表演暴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反動本質和他們必然滅亡的客觀規律。三個典型形象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性格邏輯發展、完善,毫無牽強附會之處,真實感人。
全詩的藝術結構生動嚴謹,跌宕起伏,波瀾不平,客觀上反映了當時革命斗爭的復雜性,細致深入地描繪了時代風云的變幻,深刻地揭示了作品表現的社會生活的本質。同時詩人精巧的構思,善于駕馭鴻篇巨制的藝術功力也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兩方面的完美結合賦予作品以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如何使新詩走向人民,為中國的老百姓喜聞樂見,這是自中國新詩誕生以來多少詩人苦苦探求的課題。《王貴與李香香》在這方面的杰出成就為世人所公認。全詩一千多行用陜北民間信天游的形式寫成。信天游是用兩句詩組合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抒情小詩,聯吟聯唱,變化多端。李季長期深入民間,向人民學習,純熟地掌握了這種藝術形式,在一千多行的長詩中,運用自如,佳句疊出,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是一個了不起的藝術創造。此外,配合這種主體形式,詩人大量采用比興的手法,有些比喻直接采自民間,活靈活現,生動感人。《王貴與李香香》的藝術成就從多方面展示了中國新詩發展的道路。
上一篇:《狼之死》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琵琶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