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①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②,獨愴然而涕下③!【注釋】
①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其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有《陳伯玉集》。
②悠悠:渺遠的樣子。
③愴然:悲傷凄涼。涕:眼淚。
【詩本事】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后,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
【賞評】
或許是一個殘花衰盡的暮春傍晚,或許是一個秋葉盡凈的深秋拂曉,或許是一個濃云暗長、長風襲衣的時刻,也或許是一個淫雨霏霏、萬木摧折的時分,詩人登上幽州的薊北樓舉目遠眺,只覺得在一望無際的曠野中,自己宛如大海上的一葉孤舟。孤獨在蒼茫遼闊的空間里如野草般瘋長,自己竟然如同螻蟻一樣微不足道。宇宙寥廓與綿長,個人卻渺小與短暫,更何況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于是詩人傷感無限,涕淚交橫。全詩直抒胸臆,破空而來,感情的潮水澎湃而出,震撼人心,具有蒼涼悲壯的陽剛之氣。
【詩評選輯】
①宋·劉克莊《后村詩話》:唐初王楊沈宋擅名,然不脫齊梁之體,獨陳拾遺首唱高雅沖淡之音,一掃六朝纖弱,趨于黃初建安矣。
②宋·朱熹《離居感興詩序》:盡削浮靡,一振古雅。
③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二:詞旨幽邃,音節豪宕。
④清·宋長白《柳亭詩話》:阮步兵登廣武城,嘆曰:“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眼界胸襟,令人捉摸不定。陳拾遺會得此意,《登幽州臺》曰……假令陳阮邂逅路岐,不知是哭是笑?
上一篇:《登太白峰》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登辨覺寺》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