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麟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關于蘇麟的這兩句詩,宋俞文豹《清夜錄》曾記載其寫作緣由,曰:“范文正公(北宋大臣范仲淹,謚‘文正’)鎮錢唐(即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兵官皆被薦,獨巡檢(官名)蘇麟不見錄,乃獻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宋詩紀事》卷十七錄《翰府名談》,亦有類似記載。蘇麟這兩句詩的本意,既含艷羨,又含慨嘆;既艷羨與范仲淹接近者得以升遷,又慨嘆自己之未被薦舉。
事物的成長,雖然內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外因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成長,雖然主要靠主觀努力,但客觀環境也有著很大影響,客觀條件良好者必然會優先受益。這兩句詩,正是運用比喻手法,說出了這一深刻哲理。
就這兩句詩的本身來看,創造的意境十分優美。樓閣臺榭,枕波臨水;皓月高掛,天空澄碧;意境是多么清幽。春光爛熳,花木繁茂,又給人以一種萬物欣欣向榮的感覺。這也是這兩句詩,千百年來活在人們口頭上的原因。
從語言角度來看,這兩句詩,既通俗易懂,又對仗工整。“近水”對“向陽”,“樓臺”對“花木”,“先得月”對“易為春”,念起來瑯瑯上口。
這兩句詩所含的比喻意義,近代又賦予了新的內容,用以諷刺利用方便圖謀私利的不良行為。這已不是蘇麟的創作本意了。
上一篇:《放魚·[唐]李群玉》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新雷·[清]張維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