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孫唯信
三疊古陽關。輕寒噤,清月滿征鞍。記玉筍攬衣,翠囊親贈,繡巾揾臉,金柳初攀。自回首,燕臺云掩冉,鳳閣雨闌珊。天有盡頭,水無西注。鬢難留黑,帶易成寬。
啼妝,東風悄,菱花在,擬倩錦字封還。應想恨蛾凝黛,慵髻堆鬟。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和香冷,歡與花殘。閑煞唾茸窗閣,十二屏山。
孫唯信這首詞,寫詞人征旅途中,觸景而情牽,追憶往日與戀人相聚時的種種繾綣之態。有相思,有傷感,有“繡巾揾臉,金柳初攀”時的欣悅,亦有“心隨春老,夢和香冷”時的無奈。如訴如噥,回腸蕩氣,娓娓道出詞人心曲。有較濃的“花間”味。上闋末推出“天有盡頭,水無西注,鬢難留黑,帶易成寬”的富于生活哲理的詞句。
“天有盡頭,水無西注”。蒼天茫茫,再大也有邊際;流水汩汩,再曲也不會以西方為歸宿。”鬢難留黑,帶易成寬”。光陰冉冉,歲月蹉跎,誰也難叫青春常駐;人世艱難,諸多煩憂,卻易令人難于自拔而日漸消瘦。“天有盡頭”是從空間的角度說的,(古人認識中的)“天”是有限的,詞人在肯定的語氣中隱匿了一個強烈的反詰,既然偌大的天空都有盡頭,那還會有什么沒有盡頭呢?倥傯人生有盡頭,人生中的一段情事,一段良辰美景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詞人才在下闋中發出“奈情逐事遷,心隨春老,夢和香冷,歡與花殘”的感嘆。“鬢難留黑”,是從時間的角度說的,鬢黑是青春的標志,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然而時間的流逝是無情的,無論什么人,顯赫的、平庸的,都要經歷由少小到老大、青年到暮年的轉變。青春畢竟是留不住的,誰都擺脫不了這條自然規律的支配,如果說“天有盡頭”、“鬢難留黑”從時空角度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有限性一面,那么“水無西注”、“帶易成寬”則對這條規律作了有力的反證。“天有盡頭”的道理,就好像流水再曲也不會改變東流的方向一樣正確。“鬢難留黑”的規律,恰如人易受煩惱事騷擾而難于自拔一樣不可違背。一“有”一“無”,一“難”一“易”,詞類雖殊,旨意卻同。正是在這種“有無”“難易”,肯定與否定間,烘托出了人生易過,美好難留的人生哲理。其中熱愛生活,珍惜美好的潛義,對今人亦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上一篇:《題長安主人壁·[唐]張謂》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鷓鴣天·為老人壽·[宋]洪咨夔》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