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徐璣
斷崖橫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
眼看別峰云霧起,不知身也在云間。
徐璣(1162—1214),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市)人。名列“永嘉四靈”(南宋四位詩人徐照,字靈暉;徐璣,號靈淵;翁卷,字靈舒;趙師秀,字靈芝。他們都是永嘉人,字號中皆帶“靈”字,彼此旨趣相投,創作主張一致,詩風相近,自成一派,故世稱“永嘉四靈”)。他的詩主要是抒發個人的感受,大都為流連光景、吟詠田園生活、抒寫羈旅情思以及應酬唱和之作,作品缺乏深廣的社會內容和時代風云之貌。
此詩寫他過九嶺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描繪的幽靜山中的自然風光,富有神話般色彩,是一首優美的山水詩,也是一首別具一格的哲理詩。
九嶺,即九嶺山,在江西省西北部及湖南省東北邊境、修水和錦江間。詩人曾移湖北武當令,改福建長泰令,途經九嶺。
“斷崖橫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此二句描寫詩人在高山幽谷中艱難行進的情景。斷崖,指高聳孤立的懸崖。橫路,意為斷路,即路的盡頭。潺潺,流水聲。山根,指山腳。詩人翻懸崖,攀陡壁,跋涉在崎嶇的山道上。山幽幽,不聞鳥語;路寂寂,不見人影,只有那潺潺流水響叮咚。路斷了,涉水而過,又從山腳下一步一步向上攀登。這是一個冷清而僻靜的環境,除了流水潺潺,四野萬籟俱寂。此種環境氛圍,構成了與詩人不甘寂寞、積極奮進的精神相一致的整體,從而達到了情景相生、物我相融的藝術境界。
“眼看別峰云霧起,不知身也在云間。”此二句寫詩人登上高峰時的愉悅感受,頗有意蘊。詩人站在高山之巔,眼看四周山峰云霧繚繞,不禁心曠神怡,仿佛陶醉在這山水云霧交相輝映的神話境界里,宛若置身于仙境。而正當他神思遐想之際,忽見自己身旁云霧裊裊,時隱時現,于是幡然覺悟,哦,原來自己也站在這奇妙的景色之中。這是詩人醉情山水之樂的生動寫照!
是呵,無限風光盡在險峰!當你站在險峰之上,俯瞰大地旖旎風光之時,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所賜給你的開闊情懷和無窮樂趣。這便是苦中有樂、寓樂于苦的辯證統一。
這首詩,前二句寫跋山涉水之苦,后二句寫賞心悅目之樂。前者是鋪墊,明寫由“斷崖橫路”、“到山根”、“又上山”這樣三個層次,而暗中包含著多少艱苦,全由讀者自己去聯想;后者是結果,它形象地告訴人們,任何勝利、成功、喜悅,都是在求索,奮進、苦斗之后,而決不是在它的先頭。于是,人們由此得到有益的啟迪:為社會奉獻,為事業奮斗,有苦有樂,苦在其中矣,樂亦在其中矣!
徐璣的詩,文筆簡潔,語言清新,風格平易清淡,寓哲理于情中,使之富有蕭散靜逸之趣,令人贊嘆。
上一篇: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節選)
下一篇:《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宋]黃庭堅》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