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歷
春風阡陌草初平①,遠岫煙浮細雨晴②。
白屋門前烏桕樹③,夕陽高下鷓鴣聲。
曲水斜分過柳塘,遠山秋葉半鵝黃。
何人坦腹江亭里④,閑笑溪云帶雨忙。
【注釋】
①阡(qian)陌(mo):田間小路。②遠岫(xiu):遠處的峰巒。③白屋:平民的房屋。烏桕(jiu)樹:大戟科落葉喬木,高達十余米。④坦腹:露腹躺著。杜甫《江亭》:“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評說】
本詩選自吳歷《墨井詩鈔》卷下。
吳歷(1632—1718),清初畫家,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蘇常熟人。吳歷一生致力于山水畫藝術的探索,對仕途、名利極為淡泊。早年近佛,康熙二十一年(1682)入天主教,后又任司鐸(神父),先后在嘉定、上海傳教三十年。早年學山水于王時敏、王鑒,丘壑層疊,筆墨蒼潤,受到王石谷、王原祁的好評,并與“四王”、惲壽平合稱為“清六家”。其后畫風變化,不斷創新,其代表作《楓江群雁圖》、《湖天春色圖》就是他的創新之作。工詩,曾學于錢謙益,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
這兩首題畫山水之作分別描繪了春秋兩季的不同景致。春日的阡陌之上,草色初平,嫩嫩綠綠的,在細雨迷霧的遮映下,遠山在煙霧中飄忽沉浮,顯得極為靜謐幽雅。秋日的余暉,斜照柳塘曲水,遠山的秋葉一片鵝黃,煞是壯觀。無論是春天還是秋天的風景,在吳歷的畫中都充溢著閑情逸趣。這一逸趣在第二首題詩的末二句也可得到體現。這兒,運用老杜《江亭》一詩的意境:“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老杜所吟的水云與畫家筆下的山水云雨并不一樣,前者是閑靜天然,后者卻是一個“忙”字,溪云之“忙”,正好與坦腹之“閑”形成對比。事實上,畫家是心閑而覺外物忙碌,所以用一“笑”字,饒有趣味。
上一篇:《題畫寄山中故友徐師岳》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山水十首(選一)》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