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隴頭水》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明]高啟
人間何處無流水?偏到隴頭愁入耳。夜雜羌歌明月中,秋驚漢夢空山里。隴坂崎嶇九回折,聲到隨處長嗚咽。欲照愁顏畏水渾,前人曾洗金創血。回頭千里是長安,征人淚枯流不干。
《隴頭水》為樂府舊題,屬《鼓角橫吹曲》。這是一首反映征戰生活的詩作。作品以“愁”字作骨,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即使置于盛唐名家作品中恐也毫不遜色。
詩一開始就責問隴頭“人間何處無流水?偏到隴頭愁入耳?!比碎g什么地方都有流水!為什么你這隴頭水卻偏偏與眾水不同?“隴頭”即隴山,亦名隴坂,隴坻,隴首,在今陜西隴縣西北。人間所有的水就沒有象你隴頭這個模樣的,人們一到這里,你就把巨大的愁灌入人們的耳孔。一、二兩句,起筆突兀,發人深思,頗有截斷眾流,先聲奪人之妙。一位異常激動的詩人形象猛然跳出。這是為什么?作品將人們的心懸掛起來之后,欲擒故縱。欲抑先揚,未直接予以回答,而是換用工筆細細摹寫邊塞之景:“夜雜羌歌明月中,秋驚漢夢空山里?!边@里詩人抓住“羌歌”、“明月”這些善于表達征人生活的景物,與“夜”、“秋”、“漢夢”、“空山”構成一幅邊塞上特有的畫面。寫征人生活,文學史上篇什不計其數。盛唐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wangchangling/"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薄稄能娦小罚骸案登嫉殃P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而《關山月》又被作為詠傷別離的曲子專有名稱,《隴頭水》再集“明月”、“羌歌”于一詩。他們所寫好似一輪明月,所歌所奏好似一只曲子,情調相同。明月皎皎,羌笛悠悠,歌聲綿綿,令人凄寒,逗人思鄉,惹人念情,更何況是在秋天夜間寂靜的空山里,漢家的征戰士卒怎能入睡?難怪北朝樂府民歌云:“朝發欣城,暮宿隴頭。寒不能語。舌卷入喉”。詩人如此描寫尚不盡意,繼寫:“隴坂崎嶇九回折,聲到隨處長嗚咽”兩句?!度赜洝份d:“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謂‘隴頭水’也?!彼赘柙疲?“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絕。”北朝樂府民歌其三云:“隴頭流水,其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痹娙诉@里綜其所詠,寫隴頭水彎彎曲曲,曲折環繞,流水所到之處,經??陕犚娤笕丝奁粯拥镍Q聲,如泣如訴,抽動著人們心底的愁緒。
詩的最后四句從所見之景漸漸引出詩人、征人潛結的心緒,即由前面的寫景轉向了直接抒情?!坝粘铑佄匪疁?,前軍曾洗金創血。回頭千里是長安,征人淚枯流不干?!边@里,征戰士卒在一片凄涼悲哀的氣氛中帶著滿面愁情出場了。長期的征戰,長期的思鄉,摧毀了他們的容顏,增多和加深了他們額上的溝壑,烏發變白,面目憔悴,他們竟想不出自己是個什么模樣,更沒有鏡子來照一照,只得讓隴頭水顯示一下自己愁苦的樣子,可是,近水又愁情倍增,更加害怕這渾濁的隴頭水,它的渾濁,又并非是泥沙所致,而是由于前面的士卒曾經在這隴頭水里洗刷過自己被兵器創傷的血染的身軀, 目不忍睹。士卒傷亡之慘重,征戰時間之長久,征戰生活之苦痛,詩人對征戰士卒之心腸,可謂顯露無遺,淋漓盡致。九、十兩句寫征戰的人們回望長安,已是千里之遠。這里的千里之遠既寫出了時間的遙遠,又寫出了空間的遙望,還有“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孤獨。想著這一切,“淚飛頓作傾盆雨”,淚水和隴頭水淌在一起,流向一處,無休無止,悠悠不盡。讀到這里,為什么“偏到隴頭愁入耳”不是不解已自白了嗎?隴頭水是征戰士卒受盡一切折磨的見證人,它清楚地看到征戰士卒青春容顏的消失和白發的增多。唐于濆《隴頭吟》:“深疑嗚咽聲,中有征人淚。”豈止有淚!隴頭水應是血和淚的匯聚,哪是血?哪是水?哪又是淚?誰人能夠予以分清?詩題曰《隴頭水》倒不如再加上“征人血”和“征人淚”的“副題”更為確切!
咀嚼完全詩,我們仿佛看到隴頭水和征人一塊捧著愁臉,仿佛一直聽到隴頭水和士卒一塊在哭,也仿佛聽到詩人一直跟著隴頭水和士卒一塊在哭,又仿佛一直聽到我們跟著詩人、隴頭水和士卒一塊在哭,真是一曲充滿血淚的四重唱!文盡而意無窮,余音繞梁,如絲如縷,不絕于耳。這時,再來回味前面的寫景,委實絕妙!王國維說過:“昔人說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币庵^詩中之景為情而設,所謂的“偏到隴頭愁入耳”和“聲到隨處長嗚咽”只能是士卒們的一種特殊感受。到這里,我們可稍作歇息,不妨問一問隴頭水,你難道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恐怕回答是未必。如果是一群旅游觀光者而不是征戰的人們,那隴頭水,潺潺流動,如鳴佩環;皎潔的月光,射進寂靜的山林,鳥兒時鳴;灑在溪上,水光瀲滟,沁人肺腑;羌歌聲聲悅耳,饒富詩意 豈不令人流連忘返,樂而忘憂!何愁之有呢?細細品味,詩中哪是寫景?哪是寫情,實在難以說清,景語皆為情語,情語皆為景語。情因景生,景因情現,情景有機地融化在一起,珠聯璧合,此乃通常所謂的“情景交融”也。這首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不也就在于此嗎?
上一篇:王建《隴頭水》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陌上桑》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