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diào)·小桃紅/《采蓮女》三首楊果》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采蓮船上采蓮嬌,新月凌波小。記得相逢對花酌,那妖嬈,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閉月,沉魚落雁,不恁也魂消。
采蓮人唱采蓮詞,洛浦神仙似。若比蓮花更強似,那些兒,多情解怕風(fēng)流事。淡妝濃抹,輕顰微笑,端的勝西施。
采蓮湖上采蓮人,悶倚蘭舟問。此去長安路相近,恨劉晨,自從別后無音信。人間好處,詩籌酒令,不管翠眉顰。
楊果一共有十二首〔小桃紅〕,只有上面三首題作《采蓮女》,但其他八首也差不多都和采蓮有一點關(guān)系。《采蓮曲》,本是江南舊曲,南朝時梁武帝作《江南弄》七曲,其中就有一曲《采蓮曲》,此曲其實來自民間,在南朝時期十分流行。后來的詩詞,以此為題的也很多,比如唐代王昌齡那首十分有名的《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曲》在民間歌唱時,除了采蓮女自唱以外,還發(fā)展為岸上有人以“踏歌”的形式和歌。
這三首《采蓮女》為我們描繪的,是一幅與采蓮、采蓮人有關(guān)的愛情故事。
采蓮湖上采蓮船,采蓮船上采蓮人,采蓮人唱采蓮歌,記得相逢對花酌,一曲蓮歌碧云暮。這是一幅多么優(yōu)美的圖畫。前兩曲,似是男對女唱。當(dāng)年相逢花間,對花酌,對花飲,采蓮女在他的眼中,就是沉魚落雁、羞花閉月的洛浦神女宓妃,就是傾城傾國的越國美女西施,敵不住那殢人一笑,“不恁也魂消”。
后一曲,似是女唱。劉晨是傳說中的東漢人,與阮肇入天臺山采藥,遇到兩位仙女,分別和他們結(jié)親。半年后回家,才知道已過百年,家中人已不復(fù)在,于是返天臺山,尋二仙女,卻再也找不著了。這里的采蓮女借劉晨指曾與相戀的男子,“自從別后無音信”,大概是迷戀上了長安的好去處,在那里“詩籌酒令”,樂而忘歸,全不管自己“翠眉顰”。這一首說得比較輕松,但在其他幾首〔小桃紅〕中,卻也有說得沉重一些的,比如說“憔悴人別后,留得啼痕滿羅袖”。“一曲琵琶淚數(shù)行,望君歸”。最好的,是寫離別時“當(dāng)初只恨,無情煙柳,不解系行舟”,可以與上三首《采蓮女》參看。
上一篇:《《郊行》三首 周德清》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重觀瀑布》 喬吉》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