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陽春曲]“路逢餓殍須親問”(張養浩)》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滿城都道好官人。還自哂,只落的白發滿頭新。
見《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雍熙樂府》卷一九。張養浩有[喜春來]重頭小令四首,作于他1329年在陜西賑災之時。這四首小令表現了他懲惡護善、愛民如子的赤誠心腸和崇高的獻身精神。據《元史》本傳所載,張養浩被拜陜西行臺中丞,“既聞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里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于天,晝則出賑饑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既撫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故此曲開首“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二句無疑是實敘其事,正因為如此體恤民情,因而贏得了“滿城都道好官人”的盛贊。但是,作者沒有以此為滿足,而是嚴于自責,還自己嘲笑自己,不過是又新添了滿頭白發而已,其言下之意是說,自己雖然終日勞碌,以至心力交瘁,但老百姓的痛苦并未真正解除。其憂民愛民之心和萬般無奈之情,一至于此!此曲質樸顯豁,一瀉無余,而一片真誠,感人肺腑。
上一篇:《[中呂·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姚燧)》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中呂·陽春曲]“金妝寶劍藏龍口”(張弘范)》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