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陽春曲 知幾(四首)
白樸
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里且淹留。閑袖手,貧煞也風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回頭滄海又塵飛。日月疾,白發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詩困,常被吟魂惱醉魂。四時風月一閑身。無用人,詩酒樂天真。
張良辭漢全身計,范蠡歸湖遠害機。樂山樂水總相宜。君細推,今古幾人知?
知幾,事先能預知事物將要發生的變化。《易·系辭下》: “子曰: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這組小令寫作者遠離官場,恣情山水間,終日以詩酒相遣,表現了他歷亂后的生活態度與處世觀念,也從側面反映了元代社會的黑暗。
前三首寫作者緘口避禍、縱情詩酒的生活。第一首寫他對世事閉口不語,以詩書為伴,寧愿過清貧生活。詩中“閑袖手,貧煞也風流”,借用蘇軾《沁園春》 “袖手何妨閑處看”和元好問《阮郎歸》 “詩家貧煞也風流”原句,表現自己安貧樂道、孤傲清高的生活態度。
第二首寫人生苦短,世事多變,自己以詩酒自娛。“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二句,借用杜甫絕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和《漫興九首》中“莫見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句,表達人生短促、及時行樂的思想。感嘆世事多變: “回頭滄海又塵飛”;慨嘆時光的忽倏即逝: “日月疾,白發故人稀”,因此,“行樂須及時”。
第三首寫他恣情山水,吟詩飲酒,樂以忘憂。甘愿“吟魂惱醉魂”,樂得“詩酒樂天真”。三首從不同角度抒寫他的生活態度:縱情詩酒,緘口免禍。
第四首是抒寫他抱這種生活態度的緣由。作者用了兩個典故:張良在漢朝建立、封留侯之后功成辭去,修道學仙;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雪恥后,乘舟泛湖,到陶(在今山東省定陶縣)經商致富,更名陶朱公。前者是為了保全性命,后者則是遠避災禍。這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元代社會的黑暗和統治者對知識分子的殘酷統治。
四首重頭小令,主題集中,內容關聯,語言樸實,不事雕飾,字里行間飽含強烈的感情。不失為散曲中的佳作。
上一篇:中呂·陽春曲別情·王伯成|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九、開書染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