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雅)》言情贈友詩歌
皎皎白駒①,食我場苗②;
縶之維之③,以永今朝④。
所謂伊人⑤,于焉逍遙⑥。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⑦;
縶之維之,以永今夕⑧。
所謂伊人,于焉嘉客⑨。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⑩。
爾公爾侯(11),逸豫無期(12)。
慎爾優游(13),勉爾遁思(14)。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15)。
生芻一束(16),其人如玉(17)。
毋金玉爾音(18)。而有遐心(19)。
《白駒》是一首挽留客人,歌唱友誼的詩篇。全詩四章,每章六句。
第一章寫主人對客人的挽留。詩人從客人的馬開始詠起。“皎皎”是說白駒潔白發亮、十分可愛,充滿了贊美之情。主人不惜以自己園中的豆苗來喂馬,足看出他對馬的愛憐之意。由物及人,寫的是馬,實則表達了對馬的主人的深厚感情,對馬尚且如此,對人則自可不必去說。三、四兩句是寫留客: “縶之維之,以永今朝。”馬是客人的腳力,要留客得先留馬,所以要絆住它的腳,拴住它的韁。這和后世留客將客人制動車子的轄扔到井中的習俗一樣,都反映了主人的盛情。似乎在說: 留下來吧,讓我們今天的歡樂繼續下去。“以永今朝”再一次表現了主人與客人的密切關系。最后兩句“所謂伊人,于焉逍遙”(我所說的這個人,在這里呀自由逍遙)則表達了主人希望客人在自己家里玩得快活的美好愿望。
好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客人的殷勤正反映了對友誼的珍視。詩人由對友人馬的贊美、款待、羈留,到對友人的直接挽留、祝愿,層層深入地寫出他對客人的真摯情感。
第二章寫挽留客人住一夜,因為他是自己的嘉客。第二章在句法與內容上同第一章基本一樣,是主人公留客、愛友心境的反復吟詠。詩人只是將“食我場苗”變為“食我場藿”; 而“以永今朝”改為“以永今夕”,則寫出時間的推移。白駒不斷地受到款待,主人與客人日以繼夜地游玩、交談,卻仍感到沒有盡興,似乎還有更多的話要說,可見他們都為這次聚會而感到無比的激動和歡樂。五、六句是對客人的直接頌揚。詩人把他視為“嘉客”,一方面寫出主客之間的關系非同一般,另一方面也暗示客人的品德是很高貴的,這正是主人一再留客的原因。
第三章再寫留客,勸友人打消離去的念頭。
“皎皎白駒,賁然來思”,意思是: 潔白油亮的小馬駒,把光輝一下子帶到這里。這兩句帶有更加濃郁的感情色彩,詩人是以白駒的光彩照人來襯托其主人的光輝品格,并引出三、四句對客人的直接贊美和祝愿來: “爾公爾侯,逸豫無期。”你就是公,你就是侯,在這里盡情地快樂吧! 當然這位客人的身份未必是公侯,但在主人眼中有如公侯般的高貴,足見其交情之深。五、六句“慎爾優游,勉爾遁思”,囑咐客人要玩得盡興,打消離開這里的念頭。
前三章反復地寫留客,抒發了詩人對朋友的真摯的感情。但是朋友之間相聚的日子畢竟是短暫的,有聚會就有分手,離別是不可避免的。
第四章寫惜別。“皎皎白駒,在彼空谷”,雖經主人再三挽留,客人留了一天,留了一夜,但最后還要分手。詩人佇立山野,目送著白駒載著友人走進空谷。一個 “空”字,既寫出友人行經之地空曠無人,也表現出友人獨行時的凄涼之感。寫的是友人,實則是自己的真實感受,是一種朋友離去后的失落感。“生芻一束,其人如玉”,白駒走了,再也不能吃我的豆苗和豆葉,只能以青草充饑,但它仍然是潔白的、油亮的; 我的朋友走了,但他的為人仍然像璧玉一樣的純潔美好。在贊美之中流露出淡淡的離別的惆悵。他只能正視現實,聚會是短暫的,而友誼長存。“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別珍惜你的聲音,別忘了給我捎信,不要有疏遠我的心……詩人諄諄地叮囑,正是他對友人摯愛之情的表露,他希望朋友之間要常相思,無相忘。
總之,《白駒》詩通過縶駒留客、贊美客人和惜別之情的敘寫,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歌頌。
從寫法上看,行文比較靈活,雖然基本上是四言,但由于表達感情的需要也出現了五言句。語言也比較生動,如以 “皎皎”來寫白駒,以 “賁然”來形容白駒的光彩,都很貼切。
注釋
①皎皎: 潔白,有光澤; 駒: 未壯之馬曰駒。②場: 圃,菜園; 苗: 據下文之 “藿”來看,當指豆苗。③縶: 用繩絆住馬腳; 維: 拴住馬韁繩。④永:延長。永今朝,延長今朝以使歡樂延續持久。⑤伊人: 這個人。⑥于焉: 居是,在此; 逍遙: 閑散自在的樣子。⑦藿: 豆葉。⑧夕: 夜、晚上。⑨嘉客: 好客人,尊貴的客人。⑩賁然: 光彩的樣子。一說通奔,飛速奔跑的樣子; 思:語氣詞。(11)爾公爾侯: 你是公,你是侯。指友人身份的高貴。(12)逸豫: 安樂; 無期: 無極。(13)慎: 謹慎、仔細。引申為好好地; 優游: 游樂、游玩。(14)勉: 免,止抑; 遁: 逃,離開。(15)空谷: 穹谷,深谷。(16)生芻: 喂牲畜的草。(17)如玉: 像玉一樣純潔美好。(18)毋:不要;金玉爾音: 把你的聲音看成金玉般的珍貴。(19)遐: 遠。遐心: 指疏遠之心。
上一篇:《玩月城西門廨中》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秋日寄滿子權》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