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十八助教》言情贈友詩歌
喜君眸子重清朗②,攜手城南歷舊游③。
忽見孟生題竹處④,相看淚落不能收。
這首詩是韓愈在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游長安城南時贈與張籍的。此前張籍患了很久的眼疾。孟郊曾有詩云: “西明寺后窮瞎張太祝。” 韓愈詩中亦有“腦脂遮眼臥壯士” 之句,可見其失明之甚。后來張籍自作詩云:“三年患眼今年校,免與風光便隔生。昨日韓家后園里,看花猶似未分明。”已開始漸愈。到韓愈題贈此詩時,才真正重見光明。因此,詩的開篇便說:“喜君眸子重清朗。”一個“喜”字,道出了韓愈對張籍眼疾的惦念之深和看到他的眼睛恢復了清澈明朗的光澤時的驚喜之情。可能是由于張籍久患眼疾,很久沒有出游了。所以這次重逢,他們都非常高興,“攜手城南歷舊游” ,要飽覽城南郊外的無限風光。張籍和韓愈年歲相仿(都是出生于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 ,但張籍把韓愈看成自己在為人和文章上的前輩,韓愈也很看重張籍的才能,鼓勵并幫助他寫作古文。韓愈熱情爽朗,談笑風生; 張籍雖樸直木訥,但負才使氣,喜作辯論。兩個人經常是相互論難,相互學習,友情極深。這首詩的前兩句雖只以敘述性的語言描寫了兩個人相見時的情景,但在驚喜與“攜手”中,蘊含了親密深厚的感情。
“忽見孟生題竹處” ,這一句緊承上句的“歷舊游” ,但在感情上卻是一個大轉折。韓愈在長安城南建有別墅。在“舊游” 的伴侶中,除了張籍以外,還有一位好友孟郊。孟郊,字東野,生于唐玄宗天寶十年(751) ,年歲雖然和韓愈相差很多,但他們卻結成了忘年之交。《孟東野詩集》中有《游城南韓氏莊》 、《陪侍御游城南山墅》 等詩,就是在游歷韓愈的城南別墅時作的。特別是作于元和元年的《城南聯句》,長達一千五六百字,“僻搜巧煉,驚人句層出不竭” ,是韓、孟合作的一首奇詩。孟郊不但是韓愈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與張籍的關系也很深,張籍開始結識韓愈時,便是由孟郊引見的。但是,在元和十一年,韓愈與張籍重游城南時,孟郊已經去世兩年了。所以,當他們忽然看到亡友題詩的遺跡猶在,物是人非,不禁悲從中來,兩個人“相看淚落不能收”。這兩句觸景傷懷,從好友相聚的勃勃興致中陡然跌落到追思亡友的抑郁悲哀中,感情忽作頓挫; 最后以淚落難收作結,給人留下了他無盡的哀思。
這首詩題曰贈張,而兼悲孟。以欣喜發端,悲抑作結,感情一起一落,既有對張籍眼疾痊愈的祝賀與慰藉,也有對孟郊作古的哀痛與懷念,真情直吐,深摯動人。全詩以質樸的語言寫深厚的友情,與他的那些務為新奇,力求排奡的弘放之作迥然異趣。這是真情郁積,迸發于胸,不暇爭奇吧。
注釋
① “張十八助教”: 指張籍。張洎 《張司業集序》云: “貞元十五年,丞相渤海公下及第,歷官太祝、秘書郎、國子博士、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 《舊唐書·張籍傳》云: “補調太常寺太祝,轉國子助教。”在為秘書之前,可能是病后居此官。②“清朗”: 清澈明朗。③“城南”: 指長安城南郊。④“孟生題竹處”:孟郊題寫竹子的地方。按《孟東野詩集》中有《游城南韓氏莊》、《陪侍御游城南山墅》等描寫城南景物的詩可證。
上一篇:《贈友人三首(其二)》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贈徐干》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