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亭送別》言情贈友詩歌
勞歌一曲解行舟②,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③。
正像灞橋、板橋、勞勞亭一樣,宣城的謝亭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處。李白《謝公亭》詩說: “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蜕⑶嗵煸?,山空碧水流?!鳖l繁的離別,使優美的謝亭風景也染上一層離愁了。
首句敘事,寫友人乘舟啟程。離歌一曲,纜解舟行,從送別者眼中寫出一種匆遽的氣氛。次句寫江上景色。時值深秋,兩岸青山,霜林盡染,紅葉丹楓 映帶著一江碧水,色采分外絢麗。這景色乍看似與別情不大協調,實則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之可戀,別離之難堪,絢麗的秋景反而成為黯淡的離情的一種反襯。江淹《別賦》: “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借美好的春色反襯別離之悲,“以樂景寫哀”,與此同一機杼。這句中的“水急流”,不僅顯出舟行的迅疾,而且暗透出送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狀態,使整個詩句帶有一點騷屑逼仄的情味。
詩的前后聯之間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間隔。友人乘舟遠去后,詩人并沒有離開謝亭,而是在樓上小憩。別前喝了點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緒不佳,竟不勝酒力睡著了。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天色變了,下起了雨。眼前的江面,兩岸的青山紅葉都已籠罩在濛濛雨霧與沉沉暮色之中。朋友的船呢?此刻更不知隨著急流駛到云山霧障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蒼茫黯淡,風雨的迷濛凄清,酒醒人遠后的悵惘空虛,使詩人此刻的情懷特別凄黯孤寂,感到無法承受這種環境氣氛的包圍,于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雨籠罩的西樓上走了 下來。
第三句分三層敘事 (日暮、酒醒、人遠) ,處處為表現離愁蓄勢,第四句卻并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風雨如晦的意象,從 《詩經》 以來就跟懷人之情相聯系,眼前這 “滿天風雨” 的凄黯迷茫之景又正與詩人的心境相合,再加上 “日暮” 、“西樓”等與別緒離情相關的意象的渲染,讀者便自然從這一片迷茫的景色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懷意緒。這樣借景烘染,以景結情,比起直抒別情的難堪,不但更富含蘊,而且別具一種不言而黯然神傷的情韻。
這首詩前后兩聯分別由兩個不同時間和色調的場景組成。前聯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后聯以風雨凄迷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筆法有變化。而一、三句敘事,分點舟發與人遠,二、四句純用景物烘染,則又異中有同,使全篇在變化中顯出統一。次句所寫之景實即登樓送目所見,但并不說出,卻于末句 “下西樓”一筆點醒。前后聯之間的許多情、景、事也都省去,只于 “日暮酒醒” 、“滿天風雨”的敘寫中暗透。凡此都可見構思用筆之高妙。
送別詩有主要從行者與送者著筆的兩類,前者如王維之 “西出陽關無故人” ,高適之 “天下誰人不識君” ; 后者如本篇與李白之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同屬高樓目送行舟,抒寫對朋友的真摯情誼,李白則充滿對花團錦簇世界的向往,展現無限闊遠明朗的境界,許渾則在 “滿天風雨”的凄黯氛圍中黯然銷魂,獨下西樓。時代風會對詩人的影響,在這兩首詩中表現得相當典型。
注釋
①謝亭: 在宣城縣北二里新亭,南齊詩人謝脁送別范云處,又名謝公亭。②勞歌: 離歌。③西樓: 古代詩詞中多以“南浦”、“西樓”指送別之處,此處即指謝亭。
上一篇:《訴衷情》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谷風(雅)》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