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道中懷許介之》言情贈友詩歌
雨過池塘路未干,人家桑拓帶春寒。
野巫豎石為神像,稚子搓泥作藥丸。
柳下兩姝爭餉路,花邊一犬吠征鞍。
行吟不得東溪聽,借硯村廬自寫看。
這是一首念友寄懷之作。常寧,今屬湖南。許介之,名許玠,字介之,衡陽人。曾經在衡陽東溪筑屋五間。樂雷發與他是朋友,到他東溪宅中小住過。那里的生活給他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這首詩就是他別后旅途之中所作,抒發了對朋友的懷戀之情,寫得平易、自然、親切。
首聯 “雨過池塘路未干,人家桑柘帶春寒”,這是回顧自己初到許宅時的情景。到達東溪與許介之相見的那天,正巧天剛剛下過一場春雨,池塘邊的道路還很濕潤。家家戶戶的桑樹都剛剛吐綠,葉兒探出頭來,仿佛還有點畏懼初春的寒意。這是一幅典型的早春畫卷,有景象,有質感。這里,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不僅點明了與友相會的時間、節令,而且烘托出一種閑適優雅的氣氛,非常含蓄地流露出淡泊子世事的情懷。
頷聯描寫在東溪的見聞: “野巫豎石為神像,稚子搓泥作藥丸。”野巫,指鄉野中的巫人。他們豎起石頭作為神仙之像,頂禮膜拜; 小孩子們則另有一番情趣,搓團泥球,當成藥丸,玩著為人治病的游戲。作者在這里雖然僅僅攝取了東溪生活的兩個小小鏡頭,但因其十分強烈地體現出了古風猶存的自然野趣,所以不僅給人留下了鮮明深刻的印象,而且給人無限遐想,令人對這里靜謐閑適的村居生活、質樸純厚的風土人情充滿向往。
頸聯,則寫離開東溪時的情景: “柳下兩姝爭餉路,花邊一犬吠征鞍。”辭別朋友上路時,在村邊的柳蔭之下,主人讓兩個女子殷勤勸酒餞行。一條犬兒追出,站在花叢邊向著登上征程的客人吠聲連連。此聯不僅進一步描寫了友情,更進一步地渲染了鄉村野趣,對仗十分工整。
尾聯切題,說明自己寫這首詩的動因:“ 行吟不得東溪聽,借硯村廬自寫看。”是說自己旅途之中的吟詠朋友許介之是聽不到了,于是只好到途經的村民家中借來筆硯,將吟詩寫下來自己看了。他是如此地希望朋友能夠聽到自己的行吟之作,即使一時聽不到,也將它寫下,以后再讓朋友看,足見二人情誼至深。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但是全詩卻沒有一句思念朋友的詞語。除“行吟不得東溪聽”這句十分含蓄的話外,甚至沒有一處提到過朋友。它只是回顧東溪,寫那里的景色、天氣,那里的鄉居生活、風土人情、田園野趣。所有的印象都是那樣的清晰。他甚至記得來時未干的池邊小道,春寒葉小的桑柘; 記得去時村女爭餉路,犬兒吠征鞍的情景。記得這里的一切細節。那么與朋友連床夜語、攜手共游、月下對酌、詩文唱和等等情景不就更會銘記于心嗎?這些細節的描繪,不僅僅說明了作者具有十分敏銳的觀察能力,更說明他十分熱愛東溪,對朋友一片深情,在回憶的字里行間,充溢著一種恬淡愉悅的情緒,朋友對他的熱情歡迎和周到款待也自可從中想見; 而他對東溪的由衷欣賞,卻又恰恰說明了二人情懷志趣的一致。如此相知的朋友離別,留戀之情比常人自然會更深。而一切的思念與懷戀,作者在這里都沒有說,從而更突出地體現出委婉含蓄、自然質樸的特點。
上一篇:《己亥雜詩·(三十一)》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得席大光書因以詩迓之》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