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鷓鴣詞》言情贈友詩歌
湘江斑竹枝①,錦翅鷓鴣飛②。
處處湘云合,郎從何處歸?
這是說一個女子盼望遠去南方的所愛歸來,而他卻很難歸來,使她臨于絕望的詩。
乍看前兩句似各說一事,互不相干。細讀凝想,才知道第二句是重點。這里的鷓鴣,有幾種象征意味: 一是別離中的女性。鄭谷《鷓鴣》 : “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又同作者《侯家鷓鴣》 : “春宵思極蘭燈暗,曉月啼多錦幕垂。”二是南國相思之詞。同作者《席上貽歌者》 : “座中半是江南客,莫向春風唱 《鷓鴣》”。三是鷓鴣鳴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杀扰釉箘e。四是鷓鴣臆上有斑,稱做鷓鴣斑 (亦可稱鷓斑)。這個斑與斑竹 (湘妃竹) 同音相連。如明代史謹 《獨翠集·謝郭舍人贈斑竹杖》詩: “鄉 (向)日曾沾妃子淚,至今猶帶鷓鴣斑?!奔词瞧淅?。通過這文獻的灌木叢,四句詩可作如是理會:
我那湘水上的游子啊,你看到斑竹上妃子的淚痕嗎?那豈不是我日夜為你流的淚漬嗎?你聽到錦翅鷓鴣不斷向你提醒“行不得”的啼聲嗎?那豈不又是我心靈在向你呼喚嗎?我相信你是愿意歸來,也是知道歸路的。但是那陰云 (湘云一本作湘陰)四合的天涯,何處是你的歸路呢?!
注釋
①傳說舜死,其二妃哭之,淚灑湘江竹上,竹遂有斑。謂之班(斑) 竹,亦叫湘妃竹。山鷓鴣詞②鷓鴣: 色黑,羽翼有白點,所以稱錦翅鷓鴣。鄭谷有名的《鷓鴣》詩,首句亦云: “暖戲煙蕪錦翼齊?!?《禽經》 “鷓鴣”下注: “黑白成文,其名自呼。”
上一篇:《少年游》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憶元九》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