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王安石詩《泊船瓜洲》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但其父母卒后俱葬于江寧(今江蘇南京市)牛首山,遂以寄家。熙寧期間,王安石受宋神宗信任,擔任宰相,推行新法。熙寧七年四月,因各種矛盾因素的制約,王安石罷相,以觀文殿學士、吏部尚書知江寧軍府事。這首詩,可能是離京后即將到達江寧途中所寫(也有人說,系熙寧八年春又去京都上任時作),抒發了極其濃厚的思鄉之情。
瓜洲位于揚州之南、長江北岸,為古今從江北通向江南的必經渡口。船到瓜洲,只須渡江到對岸京口(今江蘇鎮江市),便離江寧不遠。京口與瓜洲遙遙相對,由一條奔騰不息浩浩蕩蕩的長江所阻隔。而從京口到江寧,山脈連綿,峰巒起伏,以大江為襟帶,景色極為雄偉。面對目前景色,王安石采取素描手法,使景物驟然重映在眼前,構成一幅圖畫。“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形象清晰,格調輕快,給人一種可望不可即而又非常接近之感,對久盼回鄉者來說,會得到思想情感上莫大的滿足和慰藉。“一水間”三字,只有相當熟悉當地形勝的人,才能體會到長江在京口與瓜洲之間所起的作用。“只隔”兩字,仿佛一下子縮短了距離,使人產生馬上可以到達鐘山(亦稱蔣山,即今南京紫金山)的感覺。由于泊船,在一陣陣輕柔溫和的春風吹拂下,他注目岸邊景色,驀然間發現“春風又綠江南岸”。這故鄉的春天,對由遠地歸來的王安石來講,是多么親切。“又綠”二字中,流露了無限欣喜及對故鄉無比熱愛。一個“綠”字,既寫活了生機勃勃的江南春天,又活現了詩人情態,他已不能耐心等待,多么想盡早投入故鄉懷抱,因此他面對明月發出了萌生已久的強烈心聲:“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發問,具有極深的思想感情,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一幅焦躁不安的神態躍然紙上。
王安石具有高度的素描能力,修辭精煉,善于推敲,又加上真摯誠樸的感情,使本詩成為傳誦不衰的名篇。
上一篇:杜牧詩《泊秦淮》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詩歌·陳與義詩《渡江》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