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之墠(鄭風)》言情贈友詩歌
東門之墠①, 茹蘆在坂②。
其室則邇,其人則遠。
東門之栗,有踐其室③。
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這是一首自然優美的情歌,主人公是位多情而羞澀的少女,在她“有所思而未得見” (方玉潤 《詩經原始》 ) 時,望著心上人所居住的地方傾吐了真情。
詩歌以寫景起筆, 引出主人公。 “東門之墠, 茹蘆在坂。 ”東門之外, 田地平坦,茹蘆豐茂,長滿斜坡,她心愛的人兒就居住在斜坡的上方。“東門”指城東門,在《詩經》 中特指男女歡會的地方。如“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 ( 《鄭風·出其東門》 )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 《陳風·東門之池》 )等,此詩亦然。東門之外,或許就是他們以往經常幽會之所,可今天心上人兒卻不在自己身旁,她追尋到心上人的住處,望著長坂上那豐茂的茜草,思緒萬端: “其室則邇,其人則遠。”他的屋是如此之近,只要一抬頭就可以望見茜草上方那熟悉的茅屋,可那人卻又如隔千里,無緣相見,這是為什么呢?詩的下一段正好作出了回答。
“東門之栗,有踐其室。”東門之外,栗樹參天,環繞其室。盡管只有這投石之遙,可她卻只能望見那無言的栗樹,見不到心愛的情人。愛情的失望使她對爽約的情人發出了怨言: “豈不爾思,子不我即。”難道是我不思念你嗎?不,是你不肯親近我,讓我久久地獨立郊野,空對荒草。怨恨之中透露出了她對愛情的深深渴望,這種心理與 《摽有梅》 中的”求我庶士,迨其謂之”的焦急之感是相通的。正因為詩中表現了少女對愛情的熱切追求和焦急渴求,所以舊注家們都把它當作淫詩,說它反映了 “男女有不待禮而相奔”(《毛詩序》的淫亂現象,這是對本詩的曲解,不足取。
這首短詩取景簡潔,構圖精妙,以“其室”為中心,描寫房舍四周草木離離的荒涼景象,烘托了詩中那種愛而不見的憂傷氣氛,寄托了主人公對 “其室”之人的思念和埋怨之情,語言樸素,感情豐富。
注釋
①墠 (shan) , 郊外的土地。 ②茹蘆, 茜草, 其根可作絳紅色染料。 ③踐,排列。
上一篇:《上湖南崔中丞》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烏夜啼》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