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車蒲輪(安車駟馬)》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秦始皇)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祠騶嶧山,頌秦功業(yè)。于是征從齊魯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諸儒生或議曰:‘古者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土石草木;掃地而祭,席用葅秸,言其易遵也。’始皇聞此議各乖異,難施用,由此絀儒生。”司馬貞《索隱》:“謂蒲裹車輪,惡傷草木。”又,《漢書》卷六《武帝紀(jì)》:“議立明堂。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征魯申公。”顏師古注:“以蒲裹輪,取其安也。”又,《漢書》卷八十一《張禹傳》:“為相六歲,鴻嘉元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優(yōu)再三乃聽(tīng)許。賜安車駟馬,黃金百斤,罷就第。”
【釋義】安車是古代的一種坐乘車。《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行役以婦人,適四方,乘安車。”孔穎達(dá)疏:“古者乘四馬之車,立乘。此臣既老,故乘一馬小車,坐乘也。”這是說(shuō)古人駟馬之車是站立著乘的,安車則可坐下乘車,一般用一匹馬拉車,尊貴的人則可用駟馬。蒲輪則是用蒲葉包著輪子,以減輕顛簸,也是用來(lái)迎送德高望重的人。蒲輪,原用于祭祀,不傷土石草木之意。
【例句】①已曾將他名姓,著令所在地方,安車蒲輪,傳送入朝去了。(秦簡(jiǎn)夫雜劇《宜秋山趙禮讓肥》第四折)這是馬武道白。馬武當(dāng)了兵馬大元帥,薦舉趙禮、趙孝兄弟,用安車蒲輪送入京城。②想當(dāng)時(shí)受盡了千辛萬(wàn)苦,誰(shuí)承望有駟馬安車。(同上第四折〔沉醉東風(fēng)〕)義同上例。③已曾分付左右,輛起安車,往須賈大夫宅中走一遭去。(高文秀《須賈大夫誶范叔》第二折)魏齊道白,他要乘安車去須賈宅。④難開眼,懶折腰,白云不應(yīng)蒲輪召。(張可久〔雙調(diào)·慶東原〕《次馬致遠(yuǎn)先輩韻九篇》)是說(shuō)高臥白云的隱士,辭帝王的聘。
上一篇:元曲典故《安期生》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寶劍輝星斗》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