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東風(赤壁鏖兵)》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都。”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操軍人皆出營立觀。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參“火燒赤壁”條。又,《三國志平話·赤壁鏖戰》:“后說軍師度量眾軍到夏口,諸葛上臺,望見西北火起。卻說諸葛披著黃衣,披頭跣足,左手提劍,叩牙作法,其風大發。”又,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又,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釋義】“赤壁東風”是指三國時重要戰役,“赤壁之戰”時的東南風,在《三國志平話》中有諸葛亮登壇作法借來東南風的事,為后世戲曲、小說中諸葛亮借東風情節之張本。赤壁之戰是古代歷史上一次著名戰役,因此歷來文學作品多有詠頌。
【例句】①紫蓋黃旗,多應借得,赤壁東風。(阿魯威〔雙調·蟾宮曲〕)這是懷古小令,用的是民間文藝中諸葛亮借東風事。②不知道赤壁東風大會垓,可似這今朝奏凱。(佚名雜劇《兩軍師隔江斗智》第四折〔沉醉東風〕)劉備回荊州后大慶功,孫尚香將此次勝利與赤壁之戰相比較。
上一篇:元曲典故《蚳鼃》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赤壁洞簫》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