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社》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漢興,高祖之微時(shí),嘗殺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殺者赤帝子。’高祖初起,禱豐枌榆社。”《史記集解》:“張晏曰:‘枌,白榆也。社在豐東北十五里。或曰枌榆,鄉(xiāng)名,高祖里社也。’”《封禪書》又曰:“后四歲,天下已定,詔御史,令豐謹(jǐn)治枌榆社,常以四時(shí)春以羊彘祠之。”
【釋義】枌榆社是漢高祖劉邦家鄉(xiāng)豐縣東北的社祠,漢立國后,令豐地謹(jǐn)治枌榆社。又,漢初,于長安附近建立新豐縣,也置枌榆社。后人以“枌榆社”或“枌社”喻指故鄉(xiāng)。
【例句】他坦心腹,披袍袖,依然似枌榆社,麥場秋,笑吟吟自由。(尚仲賢雜劇《漢高皇濯足氣英布》第三折[蔓青菜])英布見劉邦真誠相待,說他還像在家鄉(xiāng)枌榆麥場那樣自在,沒有架子。
上一篇:元曲典故《杜韋娘》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梵王宮》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