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墻記》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九敬先戲文《董秀英花月東墻記》全劇佚,僅存殘曲二十三支。又,元·白樸雜劇《董秀英花月東墻記》,見《孤本元明雜劇》。又,元·楊訥雜劇《風月海棠亭》也演此故事,今佚。故事是說馬文輔與董秀英幼有婚約。馬父卒,文輔至松江訪董家,假館山壽家花木堂,與董秀英家后花園僅隔東墻。兩人相見有情,通過侍女梅香傳書遞簡,約在海棠亭相會,恰為董母撞見。查問之下,知二人舊有婚約。董母遂允婚,立命馬文輔赴京應試。其后馬文輔狀元及第而歸,二人成婚。
【釋義】《東墻記》為宋元間流傳甚廣的戲劇故事,常為抒寫愛情的曲子援用。
【例句】①相逢常約西廂等,到來不奉東墻命。(周文質套曲[雙調·新水令]《思憶》[離亭歇指煞])此套曲寫游子思念心上人,“東墻命”喻指以前的約會。“東墻命”與“西廂等”對偶,意思一樣。②我愁的是花發東墻,月暗西廂,云迷楚岫。(喬吉雜劇《李太白匹配金錢記》第三折[么篇])用東墻記典故喻男女私情,此例中則寫韓翃害怕好事多磨。
上一篇:元曲典故《東墻窺宋》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東山臥》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