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約》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蒱。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子敬瞋目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又見《晉書·王獻之傳》。又,宋·莊綽《雞肋編》卷上《管中窺豹出處》:“‘管中窺豹’世人唯知為王獻之事。而其原,乃魏武令中語也。《魏志》:建安八年庚申,令曰:‘議者或以軍吏雖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國之選。故明君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論者之言,一似管窺虎豹!’”
【釋義】從竹管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子的一部分花紋。后用“管中窺豹”比喻看問題不全面。
【例句】①向管中窺豹那知外,坐井觀天又出來。(周德清套曲〔南呂·一枝花〕《遺張伯元》〔尾聲〕)這是周德清贈張伯元的套曲,曲中贊揚了張伯元的為人。“管中窺豹”兩句謂自己學識很淺,是謙詞。②笑時人管中窺豹,塵事紛紛逐蝟毛。(汪元亨〔雙調·沉醉東風〕《歸田》)“管中窺豹”比喻人們沒有見識,紛紛然追名逐利。
上一篇:元曲典故《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管仲相齊(管仲囹圄)》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