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瓢(許由瓢)》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漢·蔡邕《琴操》:“《箕山操》,許由作也。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瓢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捐之。”
【釋義】許由是堯時隱士,參見“洗耳”條。他夏巢居,冬穴居,飲河水卻無飲器,人贈他一瓢,卻也覺得煩擾。此典比喻隱士反樸歸真的思想和高尚節操。
【例句】①吹簫訪伍員,棄瓢學許由。(不忽木套曲[仙呂·點絳唇]《辭朝》[油葫蘆])作者要學許由反樸歸真,深深地隱居起來。②椰瓢高掛,冷清清無是無非誦南華,就里乾坤大。(貫石屏套曲[仙呂·村里迓鼓]《隱逸》[青哥兒])寫隱居生活的清凈無為。③俺則待手把著嚴陵釣,耳洗著許由瓢。(高文秀《須賈大夫誶范叔》第一折[醉扶歸])次句用許由洗耳、掛瓢二典故。
上一篇:元曲典故《掛劍墳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掛綠》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