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侯將壇》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踉S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釋義】劉邦聽從蕭何主張,隆重設壇,拜韓信為大將。這原是韓信的極大榮耀,但元曲中常用此典故曉喻仕途險惡的道理。
【例句】①韓侯一將壇,諸葛三分漢。功名紙半張,富貴十年限。(庾天錫[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用韓信典實,宣傳道家富貴循還教義,以此否定名祿。②憶淮陰年少,滅楚為帥,氣昂昂漢壇三拜。(張可久[中呂·賣花聲]《客況》)寫客居他鄉,壯志未酬的傷感,流露出對韓信拜將的羨慕。③姜太公賤賣了磻溪岸,韓元帥命博得拜將壇。(查德卿[仙呂·寄生草]《感嘆》)此指韓信被呂后所殺事。點出作品中所說的“凌煙閣一層一個鬼門關”的思想。④想當日漢高祖了解人杰,俺準備著韓淮陰拜將臺。(關漢卿雜劇《尉遲恭單鞭奪槊》第一折[后庭花])李世民效法漢高祖知人杰將重用尉遲恭。⑤想昔日韓信,若不是蕭何三薦,豈有登壇之日也。(鄭光祖雜劇《虎牢關三戰呂布》第一折)關羽道白,感嘆無人舉薦他們兄弟三人,舉韓信拜將為例。
上一篇:元曲典故《韓侯出井陘》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韓侯釣魚》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