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后羿弓)》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楚辭·天問》:“羿焉彃日,烏焉解羽?”漢·王逸注:“《淮南》言:‘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令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一日也。’”
又,《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堯乃使羿……上射十日。”
【釋義】傳說遠古時,天空有十個太陽,使禾稼盡枯。于是堯命后羿射日,中九日,只留一日在天上。又傳說日中有三足烏,羿中九日,九烏死。后人以后羿比喻善射之人。
【例句】①(張生云)無端三足烏,團團光爍爍;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輪落。(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張生得知鶯鶯晚上要來,等不到天黑,希望用后羿的弓箭將太陽射下。②當日堯王時,有十個日頭,被后羿在昆侖山頂上射落九個。(鄭光祖雜劇《梅香騙翰林風(fēng)月》第三折)白敏中等不到天黑會小姐,大罵太陽不下山,此情節(jié)與《西廂》同。
上一篇:元曲典故《后稷躬耕,帝堯征聘》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含笑花》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