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灰》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三:“漢武帝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試問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后漢明帝時,西域道人入來洛陽,時有憶東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道人云:‘經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又,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卷一《漢洛陽白馬寺竺法蘭》:“昔漢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問東方朔。朔云:‘不知,可問西域胡人。’后法蘭既至,眾人追以問之,蘭云:‘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
【釋義】相傳漢武帝鑿昆明池見黑灰,不知何物,后來西域僧人解釋說是天地大劫時,劫火焚燒后留下的黑灰。此比喻劫難后的殘留物。《高僧傳》以為西城僧乃竺法蘭。
【例句】①劫灰書幾場,猶存延寸光。(喬吉[越調·憑闌人]《香柈》)以香灰比作劫滅,則反映詩人的心情。②休覷,珠翠總劫灰,繁華只廢基。(楊維楨套曲[雙調·夜行船]《吊古》[斗蛤蟆])這里是說當年嬪妃們所戴的珠翠經過亡國的劫難,早已成為灰燼了。
上一篇:元曲典故《剪春韭》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喚雨呼風蜀武侯》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